猪苓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张仲景的名方,只有普通的五味药,具有温阳 [复制链接]

1#

“五苓散”是汉代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创的名方之一,为祛湿剂,具有温阳化气,利湿行水之功效。用于阳不化气、水湿内停之证,可见小便不利、水肿腹胀、呕逆泄泻、渴不思饮。五苓散由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组成,是调节水液代谢的方剂,后代医家称之为“蓄水证”。但是水液不一定就停蓄于膀胱,可以停留于身体的各个部位,水停于上则会吐涎或眩晕,蓄于中焦胃脘则会心下痞,或水入即吐的水逆证,蓄于下焦则小便不利,蓄于皮肤则水肿,蓄于肠则下利。

一,消渴,凡饮水多而小便少,谓之消渴。

《伤寒论》说:“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膀胱是津液之府,气化正常,则小便正常,现在邪热熏灼,燥其现有的津液,饮水不化,也隔断了后生之津液,津液缺乏,则求水自救,所以水入即消,渴而不止。小便不利,是指小便不是很畅快而且尿量很少。脉浮身有微热而渴,是表邪没有得到全解,但发热在表,犯本不深,邪热蓄而拒水。所以用桂枝之辛散,和肌表以解微热,白术,泽泻,二苓之淡渗,化水生津液以止燥渴。

二,水逆,渴而饮水,水入即吐,名曰水逆

《伤寒论》说:“中风发热……渴欲饮水,水入即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渴欲饮水,水入不消,上逆而吐,是因邪热入里,与饮相缠,三焦失其蒸化,而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以致饮热相格于上,水无去路,故水入即吐,小便必不利。以泽泻之咸寒为君药,咸走水府,寒胜热邪,二苓为佐药,淡渗水液,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则水热并泻,用白术之燥来化湿,健脾助土,就象用堤坝来挡水。用桂枝之辛温,来宣通阳气,蒸化三焦以行水。所以说本方不但可治疗小便不利的停水病,也可治疗停水发热的表证。

三,心下痞,心下满而不痛

五苓散的主证是口渴,消渴,渴欲饮水,小便不利。心下痞并不是五苓散的主证,张仲景用泻心汤治疗心下痞而不解,则不是气聚之痞,是津液涩而不行,伏饮凝结。《伤寒论》说:“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泻心汤治疗后,其人口渴,烦躁,小便不利,则知其胃虚,以致水饮内蓄,津液不行,痞无去路,并不是结热。五苓散利水生津,津生而烦渴止,水利而痞自除。所以说,这又是一个很好的消痞满的方法,伤寒蓄水。

四,伤寒,发汗而烦渴,小便不利

《伤寒论》说:“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对于此条,后世医家认为,此条的内容在传阅,整理的过程中应该是丢失了一句话,哪就是“小便不利”。因为按此条的症状应该是白虎汤证,若有小便不利才是五苓散证。太阳表证,发汗后,余邪未尽,导致邪气入里,膀胱气化不利,津液不能输布上承,则膀胱蓄水,而出现烦渴,用此方外疏内利,表里均可得解。

六,心下悸

《伤寒论》说:“太阳病,小便利者,以饮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里急也”。胃气虚,而饮水多,水停胃中,胃脘部悸动不宁,常有振水声,水阻中阳,阳气不能外达,则手足厥冷。水停于中焦,虽心下悸,但不影响膀胱的气化功能,故小便利。水停于下焦,水积不行,则膀胱气化功能失常,水道受阻必里急而尿少。这也是张仲景分辨中焦与下焦蓄水的依据。

七,霍乱,吐泻交作

《伤寒论》说:“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霍乱须分寒热而治,上述症状是风寒伤于表,外风挟内热,饮食以致吐泻。热多欲饮水是阳邪盛,用五苓散两解表里,使外邪从汗出,里邪从小便而出,水行则热泻,则诸证消失。

后人在五苓散的基础上加减治疗许多种疾病。比如此方加人参,叫春泽汤,在五苓散证的基础上,助气化以生津液。加茵陈,叫茵陈五苓散,治疗湿热发黄,表里不实,小便不利。另外五苓散通过加减,可以治疗各种类型的浮肿,腹泻,湿疹等。

欢迎点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