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传统中医理论,人之所以会得病,主要有两个原因:内感与外伤。内感与外伤交织,某些“邪气”就会侵入身体,使人得病。“邪气”又分四大类:风、寒、湿、热,其中“湿”又是比较麻烦的一种。古语云:“千寒易除,一湿难去”,应该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湿邪往往是外寒与内热交织在一起形成的,现代人很少得单纯的热病了,取而代之的疾病往往与湿邪有关。
与湿邪相关的疾病,往往呈现出“黏腻混浊”的特性。很多现代病,如肥胖症、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动脉粥样硬化、哮喘,甚至某些恶性肿瘤的发生,都与湿邪太重有关。中医还认为,如果湿邪不能有效去除,吃再多的药品或者补品治疗这些疾病,都如同隔靴搔痒一样,不会有太好的效果。
前面我们提到,外寒与内热交织是产生湿邪的重要原因。无论是盛夏还是严冬,我们都可以被湿邪袭击。比如在夏天,当我们从炎热的户外一下子进入到空调房,就会产生寒热交织的情况;而在冬天,从有暖气的室内突然来到零下十几度的室外,也是一种寒热交织的场景。现代人单纯的寒症或热症少了,而“湿症”多了,与我们生存环境和生活习惯的改变,有着非常大的关系。
在大多数情况下,中医所说的“湿”还可以与“阴”通用。湿邪也可称为阴邪,最容易伤及脾脏,造成水液运化的不畅。因此湿邪重的人,往往会有如下的症状表现:
1、大便呈现青色、粘黏不成形,表现为粘在马桶壁上不易被水冲走;
2、观察舌头,会发现舌苔粗糙厚重,发白或者发黄,还有一种说不出的黏腻感;
3、睡眠质量不佳,早起后还是头晕脑胀、全身不爽,下肢酸胀沉重;
4、身体肥胖,皮肤、毛发容易出油汗,很难清洗干净;
5、湿气较重的人,眼睑及面部还容易出现浮肿的情况。
谈到除湿的利器,大家自然就会想到这些年来广受推崇的薏苡仁。《神农本草经》称其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中医认为,薏苡仁具有“除湿而不助燥、清热而不损阴、益气而不滋热”的温和药性,因此可以大量用于“食疗”。很多现代人工作压力大、饮食不节制、运动不充分,容易引起脾虚湿盛的问题,正好可以用薏苡仁进行温和的调理。
在中药分类里面,薏苡仁属于利水渗湿药,这类药材中还有:猪苓、茯苓、泽泻、车前子、通草、灯心草、茵陈等十几种。这些药材虽然都有除湿的功效,但各有各偏性,需要经过中医师辩证后才能选用。
大家也许已经发现了,中医讲的“湿症”,往往与身体肥胖、饮食不节和缺乏运动等因素有关。因此还有一个可靠的“除湿”方式,那就是运动和出汗。如果您能每天参加30分钟以上的体育锻炼,让身体微微地出出汗,“湿邪”自然就不宜侵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