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苓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治疗脾胃病,5个大方向不能错 [复制链接]

1#
悦读中医每天11:30推送最新鲜的

中医药权威精品知识

喜欢,就为我标星

小编导读

治疗脾胃病如何用药?在用药过程中,应巧施补虚泻实的用药规律,以药物性味归经特点明其补泻脾胃之用。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一下这些用药规律。

一、补脾胃

补脾胃者以甘味为主,酸味次之;泻脾胃者以苦味为主,辛味次之。《素问·脏气法时论》云,“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甘补之”,说明甘味药是补脾药物的主要性味,有补脾养胃的功效。甘有甘温、甘寒、甘凉之别,脾为阴土,喜燥而恶湿,脾又有脾阴、脾阳之别,故脾阳不足者,治以甘温,脾阴不足者,治以甘凉,应细辨之。脾虚是气虚还是阳虚,虽然有“气即阳”之说,但气虚与阳虚在病情程度上是有差别的,因气虚是阳虚之渐,阳虚是气虚之甚,虽然都可以治以甘温,但选方用药有轻重缓急之分。如温脾阳常用理中汤,益脾气则用四君子汤。同属甘味药,味同性不同,作用亦异。甘温者,有补气助阳之作用,适用于脾气虚及脾胃阳虚证,如*参、人参、*芪、白术、山药、甘草等,其中阳虚者又须加用辛热或甘热之品以温阳,如干姜、附子、桂枝、肉桂、良姜等。甘寒或甘凉者,具有养阴生津作用,主要用于脾胃阴虚不足之证,如石斛、沙参、麦门冬等。

滋脾药味宜甘淡,渗湿而不碍脾运,甘淡平是临床选用滋脾药的主要依据。《素问·刺法论》关于“欲令脾实……宜甘宜淡”的论述,就补益脾阴而言,甘味能补能和能缓,淡味能渗能利。前人云“淡附于甘”,故每甘淡并称。味属甘淡入脾的药物能起到“甘补滋脾益阴,淡渗除湿健脾”之功,味属甘淡不入脾经者,或不能益阴,或功能利水者,不能视为滋脾药,诸如土茯苓、金钱草、猪苓、泽泻皆是。滋脾药味除甘淡之外,部分尚兼“微涩”,因而兼具收敛、固涩之功,山药、莲子、芡实可谓代表。

酸味药,从五味所入而言多入肝,但是酸味药与甘味药合用,又具有“酸甘化阴”之用。治疗脾胃病,可补养脾胃之阴,促进胃酸分泌,帮助消化,增进食欲,用于纳呆食少,中虚胃痛,口干不多饮,大便干燥等症,如白芍、乌梅配伍甘草、大枣等。

深入了解脾胃学说——

二、泻脾胃

泻脾胃者治以苦辛之味,苦味药能泄能燥能坚,有泻火通下,燥湿之功。脾为阴土,喜燥恶湿,对湿困脾胃者宜用苦燥化湿之品。“脾恶湿,急食苦以燥之”,苦味药的燥湿作用尤以苦温者为著,故有“苦温燥湿”之说,药如苍术、厚朴等。味苦而性寒者,则以泻火清热为主,兼有燥湿作用,多用于胃热、胃火之证,或脾胃湿热、暑湿伤中之证,药如*连、大*、茵陈等。对湿热蕴结中焦,暑湿困阻中焦者,又宜选用药性芳香的芳香化湿药,如藿香、佩兰、苍术、砂仁、菖蒲等。另外,对一切湿困脾胃者,除用苦燥化湿之法外,还须配用淡渗利湿之品,如猪苓、茯苓、泽泻等。盖湿性趋下,配渗利之品以因势利导。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云:“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以苦燥之,以淡泄之。”

辛味药具有辛散、辛行、辛润之功能,主要用于中焦脾胃气滞证。一切湿浊、食滞、痰饮等影响脾胃的纳化升降而致脾失健运,胃失通降,出现胀满痞塞、脘腹疼痛、恶心呕吐等,除针对病因用化湿、消导、化痰饮之药外,均需配用辛味理气之品,如陈皮、枳壳、木香、砂仁、香橼、佛手、苏梗之类。

除根据药物性味、归经指导用药外,更注意脾胃的纳化升降特点,选用其所需之药。调理脾胃,同中有异,脾胃在生理上相辅相成,病理上相互影响,故用药上有共同之处,如胃气虚、阳虚并称,所用药物大致相同,然而脾胃一升一降,一燥一湿,一纳一化,一阴一阳,故治疗用药亦有所异。一般而言,治脾宜甘温、苦燥、升提,如*参、*芪、白术、升麻、柴胡之类,偏阳虚者宜配伍辛热之品。治胃宜甘凉、濡润、通降,如沙参、麦门冬、石斛、枳实、川*之类,火盛宜配伍苦参、甘寒之品,健运通降、补消兼顾。脾以健运为常,胃以通降为顺,两者用药虽有虚实之分,但又要兼顾,如治疗湿阻、食滞、痰饮等实证,用祛湿、理气、消食化痰药常配以健脾的*参、白术、甘草等以兼顾中气,使消而勿伐。治疗脾胃虚证,虽应以甘药补之,然而壅补又碍脾之健运、胃之通降,故补脾药中多伍理气助运之品,如木香、陈皮、枳壳之类。在脾胃阴虚证中,宜用清补、平补,忌用滋腻壅滞、香燥耗阴之品,如在甘凉药中少佐酸味和微苦微辛之品,如乌梅、白芍、佛手、橘皮等。湿困脾胃切忌辛燥行气、泻下导滞之品,而宜芳香化湿,少佐理气之陈皮、佛手。若“湿盛阳微”者,用小量温阳化湿药,如桂枝、丁香等。虚实夹杂,以和为法,脾胃本虚、寒热夹杂者宜用辛开苦降法。肝胃不和者,则宜用疏肝和胃之四逆散。肝脾不和者,当选调和肝脾之痛泻要方治之。

更多脾胃病实用知识——

三、和脾胃

在脾胃用药上除重视药物性味归经、脾胃生理病理特点外,还应处处顾及调和脾胃,重视调和脾胃以保持纳化健运,如桂枝汤中的甘草、姜枣、药后啜热稀粥等。注意用药滋补,呆滞脾胃,如归脾汤之木香,异功散中之陈皮,六味地*汤的砂仁熏晒熟地等。防止损伤脾胃,如“凡可下者,中病即止,不可尽剂”的承气汤,白虎汤中的甘草、粳米等。

四、谨防苦寒败胃

用药时注意“苦寒败胃”,是指除胃火蕴结者,当慎用或禁用。“呕家忌甘”是指甘药滞中,甘能生湿、甘令中满,对湿浊、痰饮中阻引起呕吐者当忌用。“辛散耗气”是指脾胃虚弱、运化失常所致脘腹胀满者,当健脾助运,若单纯应用理气药,则愈通愈胀。因此,脾胃用药宜辨证施之。

五、调升降

脾胃主要功能是纳运水谷,而升清降浊又是纳运功能的具体表现,所以胃肠发生病理改变的主要反映,也就是纳运升降异常。纳运升降异常以后的临床征象,归纳起来包括吐、泻、滞、胀、痛五类。呕吐之物包括饮食、酸水、血;泻下之物包括稀便、黏液、血液;积滞包括食积、便积、虫积;胀满包括气血津液阻滞;痛证的范围则更为广泛,从唇、口、齿龈以至胃肠,都可出现痛证。因此,脾胃病变的治法虽多,总在补其虚损,导其滞塞,调其升降。补虚在于恢复脾胃功能的健运,充实基础物质的亏损;导滞在于使积者去而塞者通,保持肠道和气液通畅;调其升降在于使逆乱的气液恢复升降出入之常,使当升者升,当降者降。掌握这些治法的共性,才不致孤立地去看每一治法。总之,脾胃治法当着眼于气液的盈亏,立足于脾胃的升降。具体言之,如治脾有补脾、温脾、升阳、滋脾、化湿等法;治胃常用降逆、泻下、清热、养阴、消导、化瘀、活络等法。

学习脾胃学说,了解脾胃疾病的相关知识,这本书值得一看——

《脾胃新论》

点进封面进入悦医家·中医书院购买此书

扫码免费试读

本书梳理了脾胃学说的发展渊源,全面阐述了其理论内涵;根据临证实践与理论结合创新发展提出“因滞而虚”的当代脾胃病证治规律;并结合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方面的研究进展,从多个方面探讨了脾胃学说与西医学相结合的可能切入点。

▼往期精彩回顾▼医圣张仲景对证选方的4点要诀

此方15~30分钟即可止肾绞痛

增强抵抗力防疾病,不妨试试夏季膏方

版权声明本文选自《脾胃新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白长川著),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