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中医的介入下,大量新型肺炎患者病愈出院。
2月6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荐了一个治疗的新方:清肺排*汤。
据说,其有效率高达90%!
可把瑞德西韦的粉丝们吓坏了,于是“瑞德西韦的有效率为%”的谣言流传开来。
而实际上这个药的临床试验要到4月27号,也就是立夏前,才能有结果。
清肺排*汤全方如下:
麻*9g、杏仁9g、石膏15-30g、炙甘草6g、
桂枝9g、泽泻9g、猪苓9g、白术9g、茯苓15g、
柴胡16g、*芩6g、姜半夏9g、生姜9g、
紫菀9g、冬花9g、射干9g、细辛6g、
山药12g、枳实6g、陈皮6g、藿香9g
乍一看,21味,是麻杏石甘汤、小柴胡汤、五苓散等方剂的合方,药味有点多。
但这并不是评判方子好坏的标准。
我们不妨结合具体案例,做一些分析和研究。
正好昨天看到一篇文章,是一位在武汉读医学研究生的女生写的(点击蓝色字可阅读原文:从确诊到康复,一个医学研究生的生死10天)。
她刚刚亲历了一次新型肺炎的生死惊*,所幸痊愈了。
我觉得她的症状很典型,能说明很多问题。
她应该是在1月16日聚餐的时候感染新型冠状病*的,回去后微微发热,头晕。
初感疫邪,人体抗邪,所以会微微发热,很多邪气在初感之时都会有此症状。
但抗邪未能彻底,疫邪潜伏下来。
此后,她又有吃烤鱼、熬夜经历。
烧烤性燥有火*,熬夜伤阴动火,为疫邪的发作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1月19日,她回河南老家,高铁转普快,再回村子,沿途奔波劳累,抵抗力弱。
加之回去后常在晚上出门散步,这就感受了寒邪。
1月23日,中午饭后,发热,恶寒,肌肉酸痛,这是外寒引动潜伏之疫邪。
痰透明有泡沫,这是肺气不利之象。
然后,医院了,在车上呕吐,这是邪扰中焦,也可能有心理因素。
到医院后,治疗的方法是各式输液,这位医学研究生自己也知道,这些都是辅助治疗,也就是说没有根本的作用。
没有作用就有副作用,每天输液20个小时,必然伤阳、生湿、闭肺。
还有一个症状,口渴多饮,这是内热伤津。
表有寒邪,里有内热,肺气不利,麻杏石甘汤是可以用的。
同时,小便少,这是太阳经受寒,逐渐由经及腑,造成膀胱气化不利。
输液不利气机通畅,且肺为水之上源,肺气不利,也会导致小便不通。
这时候,五苓散是可以考虑的。
1月24日,确诊,病*阳性。
1月26日零点,即25日深夜,岁末辞旧迎新之际,虽是一阳初生,但阴寒至极,是病情爆发的良机。
其症状是:
突然感觉呼吸无力,心跳弱下来;
手脚冰冷麻木,面白;
听力弱,说话无力,感觉进入濒死状态。
这是因为疫邪内闭,肺气不通。
虽然表面有很多寒象,实际是热闭于里。
这时候需要宣通肺气,以开其闭,像什么麻*、紫菀、冬花、射干、细辛、藿香、麻*、枳实、陈皮之类,都是可以用的,如果有里热还可以兼清里热。
当然,此时她没有条件吃中药,但通过拼命吸氧、活动四肢,都能增强肺的功能,引阳气外达,可以自救。
好在,两三小时后,手脚转热,发烧至39度。
这是经人体自我调节,内闭之邪外达,所以手足回温,且又发热,此时发热,是好现象。
白天体温恢复,后又有回升,但未超过38度,肌肉酸痛亦减。
这都是病在逐渐退去。
1月27日,体温37度,护士来抽血,说好了。
这是“治愈”的么?
我更倾向于认为,这是“自愈”的。
其间的医疗干预,我觉得多是帮了倒忙,甚至三十晚上的肺闭濒死,输液难辞其咎。
好在年轻人扛过来了,危机便是转机。
阳气一旦外达,疫邪即发出,肺气即开,也就自愈了。
因为这个人年轻,身体好,机体鲜活,体内也没什么其他的病,所以自愈能力强,能迅速扭转乾坤。
那么,如果用中药,它在这个过程中起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
中药也不杀新型冠状病*,但它在人抗邪和自愈的过程中,能够起一个促进的作用。
有时候,过不去的坎经它一推,也就过去了。
很多病都是自己好的,再高明的医者,都只是顺势而为,往正确的方向推一把。
这就是“方”,方就是方向。
只要方向不错,病就能治好。
从这个角度讲,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方,还是正确的。
有效率90%,我也完全相信。
剩下那10%,也是另有缘由,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而应对。
需知,方向是可以随时调整的。
在多年的洗脑下,人们都认为中医是慢郎中,甚至认为中医不科学了。
有的人,宁可等死,也不愿意接受中医治疗。
但我想说,针对疫情,中医大有可为!清肺排*汤就是参考方!
以上内容经授权转载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