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苓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每日一味中药茯苓利水渗湿药 [复制链接]

1#
茯苓

茯苓

《神农本草经》

茯苓个、茯苓皮、茯苓块

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

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

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安神。

1.水肿尿少

2.痰饮眩悸

3.脾虚食少,便溏泄泻

4.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煎服,10~15g。

1.多与猪苓、泽泻配伍,如五苓散;健脾和胃多与白术、人参配伍,如参苓术甘汤;

2.多与远志、*芪、当归配伍,如归脾丸。

1、败*散

2、参苏饮

3、蒿芩清胆汤

4、逍遥散

5、桂苓甘露散

6、回阳救急汤

7、暖肝煎

8、五积散

9、疏凿饮子

10、四君子汤

11、参苓白术散

12、八珍汤

13、六味地*丸

14、肾气丸

15、地*饮子

16、七宝美髯丹

17、补天大造丸

18、天王补心丹

19、酸枣仁汤

20、养心汤

21、半夏厚朴汤

22、枳实消痞丸

23、厚朴温中汤

24、桂枝茯苓丸

25、大秦艽汤

菌核主要含茯苓多糖、硬烷、纤维素、β-茯苓聚糖等多糖类、茯苓酸等三萜类、各种脂肪酸类、麦角甾醇、十二碳烯酸酯、辛酸酯及树胶、甲壳质、蛋白质、脂肪、甾醇、卵磷脂、右旋葡萄糖、腺嘌呤、β-茯苓聚糖酶,以及微量蛋白酶、无机元素。

1.主要药理作用

(1)利尿

(2)保肝

(3)抗病原体

2.其他药理作用

(1)增强免疫功能

(2)抗肿瘤

(3)降血糖

取茯苓个,浸泡,洗净,润后稍蒸,及时削去外皮,切制成块或切厚片,晒干。

茯苓个呈类球形、椭圆形、扁圆形或不规则团块,大小不一。外皮薄而粗糙,棕褐色至黑褐色,有明显的皱缩纹理。体重,质坚实,断面颗粒性,有的具裂隙,外层淡棕色,内部白色,少数淡红色,有的中间抱有松根。气微,味淡,嚼之粘牙。

茯苓块为去皮后切制的茯苓,呈立方块状或方块状厚片,大小不一。白色、淡红色或淡棕色。

茯苓片为去皮后切制的茯苓,呈不规则厚片,厚薄不一。白色、淡红色或淡棕色。

(1)本品粉末灰白色。不规则颗粒状团块和分枝状团块无色,遇水合氯醛液渐溶化。菌丝无色或淡棕色,细长,稍弯曲,有分枝,直径3~8μm,少数至16μm。

(2)取本品粉末少量,加碘化钾碘试液1滴,显深红色。

(3)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醚50ml,超声处理1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茯苓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20:5: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2%香草醛硫酸溶液-乙醇(4:1)混合溶液,在℃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主斑点。

:茯苓皮

本品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菌核的干燥外皮。性味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功能利水消肿。适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煎服15~30g。

本品呈长条形或不规则块片,大小不一。外表面棕褐色至黑褐色,有疣状突起,内面淡棕色并常带有白色或淡红色的皮下部分。质较松软,略具弹性。气微、味淡,嚼之粘牙。

(1)本品粉末棕褐色。菌丝淡棕色,细长,直径3~8μm,密集交结成团。

(2)取本品0.5g,照茯苓项下的〔鉴别〕(3)试验,显相同的结果。

:茯神

本品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干燥菌核中间带有松根的部分。性味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功能宁心安神。适用于心神不安,惊悸,健忘,失眠。煎服10~15g。

——END——

更多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