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血压,我是很少讲的,但马上要进入秋冬季节、气温开始下降了,大家也都知道高血压一怕就是冷,所以从今天开始,咱们着重聊聊高血压、冠心病这类情况。
先来看一则病例:
王姓女士,医院儿科医生,47岁,时感头晕头痛,偶有强烈呕吐感,尝试其本院科室帮助,效果甚微,转投我院科室。
到达门诊的那天上午,人数比较多,先让她在候诊区电子血压计前自测,数值一看惊呆众人:/!低压、高压都高,危险程度不容小觑!
刻下见头晕目眩,恶心干呕,心慌难受,而且面部有明显浮肿,舌苔白而厚腻、舌体大有齿痕,脉滑,据王女士自述:晚上要起床好几次解手,量也不大但尿意重,大便干结不规律,经常4-5天排出一次,非常痛苦。
那么咱们来看,王女士她的症状里,是不是没有口苦口干?这说明啥?她的高血压,不是肝阳上亢型!
你再看,脸肿、夜尿多、舌体大带齿痕,这是啥?脾虚的表现嘛!你要不信,再看看她还有便秘的症状呢!不是脾虚是啥!而且还带着肾阳虚,因为她夜尿多嘛。
人一旦脾虚,那么你水液代谢就会紊乱,该去的地方去不到,不该去的地方瞎胡跑,再碰上个肾阳虚,那你水不化气,跑到哪儿都不舒服,四肢就会浮肿,小便就会不利!再往上跑窜到胃肠,你就感觉恶心想吐。
所以,典型的“脾肾阳虚”之症,是可以确定了,所以见方:
茯苓,白术,法半夏,陈皮,泽泻,天麻,竹茹,枳实,桂枝,猪苓,石菖蒲,姜厚朴,苍术。每日1剂煎服。共14剂,你看,这就是把握,我咋没开7剂试试呢?因为不需要,有很大把握这个方子她吃了有效。
结果咋样呢?她来找我二诊的时候,已经半个月过去大变样了,自述头晕、面部浮肿和大便都好太多了,整个人心里对病情的焦虑感消失了,吃饭、睡觉恢复如前!那这个时候咋办?效不更方嘛,确定对症有效,继续追加14剂。
三诊时尚未完全痊愈,又服用半月后,痊愈,血压回稳,再未来过诊室。
这时候你好奇了,我咋那么大把握?你看看方子组的思路,会醍醐灌顶:
首先告诉大家,这个方子非我独创,而是从老祖宗的《伤寒论-真武汤》加减而来,所以你看很多时候还是老祖宗厉害,他要不留这个方子谁知道治这病?
真武汤方歌叫:真武汤壮肾中阳,茯苓术芍附生姜,少阴腹痛有水气,悸眩瞤惕保安康。
你看看,是不是跟王女士症状完全对得上?它原方是茯苓、芍药、生姜、附子、白术,就是在此方基础上加减的。
加减方中的法半夏祛湿化痰;陈皮与苍术、厚朴同用可调理中焦气滞,“恶心呕吐”;茯苓、泽泻利水消肿,健脾之功效;天麻祛风通络,缓解头晕之症;竹茹清热化痰,调理心悸慌乱;枳实针对大便不通,便秘。
所以你看,这个患者你要按肝阳上亢去治,那就跑偏了,所以对于血压高,一定要在仔细认真地辩症辨病辩体之后,才能够恰到好处的用药,也才能稳定血压。
文中方剂没有剂量,是因为大家体质不同,必须再有所加减调整经过辨证后才能够用方,这样最安全。
注:医学科普仅供参考,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往期精彩推荐:
空腹血糖8.2,吃着二甲双胍依然降不下来,主任给出快速降糖法
血脂高达29,大娘浑身疼怀疑风湿,中医:补2样东西就行,别瞎想
大叔血糖血压血脂3高,还有6毫米的肺结节,中医4个方案兼顾调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