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苓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黄帝内经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三种健 [复制链接]

1#

《*帝内经》: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三种健脾的方式。

在中医的五脏六腑里,“脾”是一个比较超然的脏腑。虽然,它没有心那样的“君主之官”的赫赫威名。以“仓禀之官”的身份,却赢得了“后天之本”的赞誉。也就是说,一个守仓库的,却成了人们安身立命之本。或许,这也是人们生存的智慧所在吧。

古人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兵法如此,人的养生也是如此。想要身体更加强壮,能抵御外邪的侵袭,首先就得有充沛的正气,所谓“正气内存,邪不可干”。而机体的正气,很大程度上就有赖于脾的生化。

那么,如何才能有一个健运的脾呢?

其实也很简单,四个字总结的话,无非就是“投其所好”而已。也就是顺应脾的生理特点,投其所好,规避它所害怕或者厌恶的。为其创造一个更好生化气血的环境,这就是健脾的有效方式。

那么,脾的喜恶是什么样的呢?

《素问.脏气法时论》: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这句话表面上很好理解,也就是说,对脾而言,湿润的环境对它是一种“苦(困扰)”,不利于运化水谷和生化气血。而及时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燥湿。内经也给出了燥湿的手段:急食苦。也就是说,立即进食一些苦味的药食,燥湿才能健脾。

而深刻理解的话,则又有些许疑问。

根据四气五味的对应原则,苦属火,水火相克的五行规律,苦味能燥湿似乎说得过去,但也未必全部说得通。比如湿为阴邪,易伤阳气,苦味的药食,既有苦温,也有苦寒之品。苦寒之品也能燥湿健脾吗?显然又不是很全面。

所以,关于“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的理解,我们或许应该结合临证实际,才能更好地运用。关于祛湿之法,不外如下三种:

苦味类:苦温燥湿、清热燥湿;甘淡味类:淡渗利湿;辛味类:解表化湿、行气化湿。请注意,虽然内经说“急食苦以燥之”。但真正运用于燥湿的,只是其中的苦温燥湿一部分。而此外,还有甘淡渗湿、芳香化湿的“淡、辛”两种味。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其中的“辛”,这是一个很常用的化湿方法。辛香化湿,其实是通过辛味的发散,而达到解表行气之功。它的化湿,很类似于我们晾衣服,借助空气的流通,加速水分的蒸发。

因此,上述三种祛湿之法,结合“水”来理解的话,又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

苦温燥湿:类似于烘衣机,通过加热而蒸化水分,速度最快,但容易伤及阴津。如白术、苍术之类辛香化湿:类似于抽风机,通过加速流动而蒸化水分,速度略逊,但有提神醒脑之用。如藿香、砂仁、豆蔻之类;甘淡渗湿:类似于沙丘渗透的原理,祛湿之力有快有慢。如猪苓、茯苓之类、

因为历史沿革的关系,我们也因该注意到,在内经时代,“淡、涩”两种味道还不属于五味。

所以内经的原文里,也就只言及苦味。而苦味之药食,既有苦温燥湿之苍术白术,也有苦寒之*连苦参,并不是所有的苦味药食都能燥湿,这是需要了解的。

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

如果说上面的“苦味燥湿”属于“泻脾”的话,那么,此处说到的就是“补脾”了。

对于内经补脾之说,后世医家有云:“脾以温厚冲和为德,故欲缓,病则失其缓矣,宜食甘以缓之。”

此外,历代医家,对于补益中焦、健脾益胃之法,确实大多用到甘味之品。比如李东垣的《脾胃论》就提出,缓脾用之甘草,补脾用人参,泻脾用*连。其中的缓和补,人参与甘草都是补脾之药。

于是得知,脾的喜好,它的健运是以缓为顺,以急为逆。比如我们见到的脾虚,常有纳呆食少、精神不振、形体消瘦等证,这就是脾的“不缓”。此时的调理,如果用苦寒之品,必然会损伤脾胃之阳气,而致脾虚愈甚。而甘能缓急,正是“甘以缓之”之意。

总之,脾胃中焦,中医对它们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