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评论员吴潇湘;编辑;李芮;审核;高新*白晓芸
听说种中药材能致富?村村寨寨家家户户趋之若鹜去种植。然而,良莠不齐的产品,如何保证稳定的质量?大范围种植的中草药,如何对接需求?秦岭深处的宁陕县给出了一个中药产业健康发展并助力脱贫的范本。
依托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宁陕县顺势而为、因地制宜,校正了兴县富民的主导产业。当种植中药材一时间成为广大村民们的主业,品相不一的产品却成了“草”,价格也一路跌至谷底。无度种植中药材带来的困惑也是当前不少地区依靠种植中药材脱贫致富路上的“拦路虎”。
所幸,在有关部委扶贫干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推动下,*璐琦院士的科研团队与当地*府携手,开启了“*府+专家团队+特色中药资源+企业+贫困户”的中药材产业扶贫模式,让宁陕县摆脱了这个困扰。在一系列科学有序的指导下,当地村民不再盲目种植猪苓,技术也日趋成熟,通过科学方法让最优质的种子更好地生长发育,产品质量自然也得到了保障。
酒香也怕巷子深。好猪苓有了,产业链条如何延伸?扶贫小组和*璐琦根据需求对接了相关企业,解决了当地猪苓的销路问题。一二三产业贯通之后,宁陕县的村民依靠种植当地优势资源猪苓,实现了收入的增长,顺利脱贫,走向乡村振兴之路。
种植有规范、质量有保障、产供销产业链完整,是宁陕县趟出的一条种植中药材助力脱贫攻坚的成功之路。这个经验,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