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苓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阳气一升,邪气不留徐灵胎的一张医案,教 [复制链接]

1#
治疗皮肤病的医院哪家好 http://m.39.net/news/a_6508755.html

3.1继承

自然资源成为药材的关键是临床实践,中国医药学在几千年形成过程中,不仅有医药文献传世,而且在经史子集、方志、游记中均有涉及,不同时代的医药学家,在整理前代经验时,常因一些药物不知为何物而列入“有名未用”类,对这些“历史资源”尚未组织系统的普查和考证,但仅据零星研究结果就足以证明向历史要药是一条重要途径。例如,从历代方书处方中查出天台乌药、梓州厚朴、川巴戟、龙脑薄荷、川牛膝、金毛狗脊等相对于本草记载来说是较早应用的新品种或道地药材;《史记》中关于龙骨和半夏丸、《后汉书》关于胡椒的记载均较医书、本草为早。又如首次初步普查有卷篇幅的《大清一统志》,发现有97种药不见于同时代的《本草纲目拾遗》及此前的医书、本草;从《清宫医案研究》中发现抚芎、云连、片姜*等新品种。

3.2普查

年12月28日国务院第45次常务会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药材资源普查,到年底,全国大部分省、区、市的普查工作相继完成。全国药材资源普查办公室组织多学科专家汇总整理,系统分析,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结果,代表了十多年来药材资源研究的主流。

3.3种类

药用植物涉及科,属,种(含亚种、变种等种下等级);药用动物科,属,种;药用矿物80种,共计种,是中药材、民族药和民间药的基本来源。商品中药材种数仅余种,但产量、产值和常用程度则占举足轻重的位置。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西南和中南,约占全国种类的50%—60%,华东和西北地区居中,约占30%,东北和华北地区约占10%。

3.4数量

采用综合估算法,即把实际样方测查计数的理论数据与统计资料和生产实际相结合来计算野生药材的蕴藏量。

种植物药材的总蕴藏最为万吨左右。其中40万吨以上的道地药材有甘草、麻*等4种;10万—40万吨的有苍术、*芩、苦参、赤芍等8种;5万—10万吨的有防风、升麻、*柏、桔梗、威灵仙等23种,1万—5万吨的有42种,1万吨以下的有种,此外栽培药材正常年产量35万吨左右。1万吨以上的有地*等7种;0.5吨以上、1万吨以下者有*芪、川芎等15种。29种动物药材中。鹿茸和珍珠为养殖,年产万吨,其余27种为野生,蕴藏量为23万吨。13种矿物药总蕴藏量亿吨,以滑石、石膏、朱砂、赭石、禹余粮、花蕊石等量较大。

以地区而论。*、黑龙江和内蒙古野生药材蕴藏量在万吨以上,居全国前三位;甘肃和四川栽培药材的产量最大,——年平均年产量分别为3万吨和1.5万吨。

3.5开发

资源的价值是通过开发利用来体现的。生物技术生产药材、饮片和中成药走上工业化道路的今天,开发意味着高额的利润。

例如猪苓多糖是从药材猪苓中提取的,制成注射剂,用于抗癌辅助治疗和肝炎。杜仲,其树皮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补肝肾、强腰膝的记载。杜仲各部位化学成分类别基本相似,主要含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已证明为治疗高血压等症的有效成分。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不同产地、不同等级、不同贮存期样品中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发现日本引种杜仲树皮的含量普通低于国内原产,然而国内所产树皮也有几乎不含此种成分的。杜仲树皮要生长15年以上才能剥取,一直是紧缺统管的药材,故对枝、叶的开发利用,一直是国内外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剂,须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借鉴、应用!)


  本文理论依据:《伤寒论》、《灵枢·本脏》、《论衡·说日》


  下面,我要给你说一张医案。如果你能把它读懂了,你对中医的理解,可以再上一个层次。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叫做徐灵胎。


  他是清朝雍正乾隆年间的著名医学家。关于他的生平,我就不多说了。您可以自己上网查一查。


  话说有这么一年,当时的浙江嘉善县有一位女患者,请徐灵胎看病。这个女患者是当地一个官员的夫人。


  什么病啊?就是怕风。身体感受一点风,都不行。


  徐灵胎受邀来到患者家中。一进门,好家伙,被吓了一跳。


  原来,家中所有的窗户,以及所有可以和外界相通的地方,全都用厚厚的布给遮住了。在患者的床的周围,又悬挂了帷帐。帷帐外头,还挂了一层毛毯。


  为啥啊?就是怕风,不让风吹到患者身上。否则,痛不欲生。


  徐灵胎直皱眉,心想这到底是啥病啊?


  他要来患者从前服过的方药,发现是大队解表散寒之剂,发散的力道特别强。而后呢,可能是前医感觉到该给患者滋补了,于是用了大量的补益药。


  看到这些,徐灵胎立即为患者诊脉,发现脉象微软、细缓。


  徐灵胎想了想说,现在的当务之急,除了用药之外,就是得让患者晒太阳。


  患者的丈夫就说了,这哪儿成啊?见日光,肯定就要见风。而见了风,病人就受不了啊。


  徐灵胎想了想,忽然有一个主意,道:“要不咱这样吧,你去上房顶,把瓦片接下来。反正这几天都是晴天,也不下雨。这样,让日光向下照射下来,这样总行了吧”?


  患者丈夫一听,觉得是好主意,立即差人上房揭瓦。


  就这样,患者一边用了徐灵胎的药,一边做了三天日光浴。结果,第四天,不怎么畏风了,差人撤去毛毯和帷帐,甚至可以微微地开窗透气。等到十天以后,畏风现象消失,诸证悉平。


  最后啊,有一次,徐灵胎和患者以及患者丈夫小聚。当天,仨人在一条河上的船中谈话,而且水面上刮起大风。这时候,徐灵胎感觉有些受不了了,但是从前的这位患者,反倒觉得无所谓了。治疗效果,就是这么明显。


  这是徐灵胎很有名的一张医案。您如果有时间看他的书,当会读到。


  徐灵胎到底用的什么药,由于年代久远,已经无法考证了。我们单说这其中的道理,以及比药更要紧的治疗措施,日光浴。


  其实,徐灵胎让患者晒太阳,目的是给患者补阳气。他知道,只要阳气一升,邪气就不留。


  那么,这个患者是怎么伤阳气的,如何知道她阳气已伤呢?


  其实,徐灵胎在看到患者之前用过的方药时,心里头就有数了。


  我前文说过,患者之前曾经用过大量的辛散之品。估计啊,这人之前可能感了风寒。风寒袭表,自然要散寒。所以,就用了辛温散寒解表之品。


  但是这类药,在应用的时候,是很讲究的,绝对不能发散太过。因为发散,总要出汗。出汗太多,就容易伤阳卫之气。这样患者的正气就会不足。


  对此,张仲景在《伤寒论》第12条里头就说:“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可见,先人对辛散发汗之品的应用,是分外小心的。


  就这患者而言,显然是发散太过,导致阳卫之气虚弱。与此同时,她又用了滋补之剂。滋补之剂,滋腻啊。它是可以敛邪的。就是说,邪气碰上这黏糊糊的东西,它就不爱走。


  于是乎,患者体表阳卫之气受伤,邪气又逗留在腠理皮肤,故而腠理舒张,营卫不合,就特别畏风。原因,就在这。


  徐灵胎诊脉,发现患者脉象微弱,了无阳气,就更加确认了这种判断。


  怎么办?徐灵胎用的药,咱不得而知了,大概应该是温阳扶正、补益气血之品,稍加散邪之属。比这个更重要的,是让患者晒太阳。
  


  为什么要晒太阳?因为在古人看来,太阳、阳光,是人体阳气的重要来源之一啊。古人在《论衡》里头说:“夫日,火之精也;月,水之精也”。火气就是阳气。日光,就是阳气的写照啊。因此,患者必须晒太阳。有了太阳的加持,患者体内的阳气才会渐渐升起,阳卫之气才会充足,体表邪气才会被驱散,肌表腠理才会固密。阳气一升,邪气不留,这样患者才不至于畏风啊。


  因此,必须晒太阳,想一切办法晒太阳,哪怕是上房揭瓦。


  故事,大体上就这么多。它说起来也不复杂。但是,它留给我们的思考却很多。

请转发这篇文章让更多人看到

END

提示:文章内容若涉及配方或疗法,仅供参考,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勿随意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医药书籍免费领?

你没有听错

真的免费领!

具体如下

想领哪本你就点哪本

点个在看,一起为中医智慧加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