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白癜风专家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1/谈谈人体另一个重要物质——血。
现代医学认为,血液中的主要成分为红细胞、白细胞以及血小板。但中医概念中的“血”仅概括了血液中红细胞的功能。这并非是中医理论的局限性所致,而是基于中医认识人体的一种方法,那就是从功能角度来探讨和研究各物质成分在人体生命过程中的意义。也就是说,在中医学上,具有不同功能的物质成分,往往被分到不同的物质概念中加以研究和探讨。血液中红细胞的作用主要是携带氧气和养分,血小板的作用是止血,白细胞的作用是防卫,因此,中医在归类上,将红细胞的功能划归为“血”,而将血小板和白细胞的功能归在气的固摄和防御功能之中。中医的这种以功能来对物质进行分类的研究方式,更利于将人体的内在变化和外部征象结合起来,达到以外部症状推断内在变化的目的。在这种研究方式下,某一功能的变化和失调,就反应了负责这一功能的物质的变化,从而可以判断该物质在体内的充盈情况,为诊断和治疗提供直接的依据。
明确了中医学上“血”的概念之后,再来看血在人体中的作用。血对人体最主要的作用不言而喻就是滋养,血所携带的营养成分和氧气是人体各组织器官进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血充足,则人面色红润、肌肉丰满壮实、皮肤和毛发润滑有光泽、精神饱满、感觉灵敏、运动灵活,而血不足则会导致面色苍白或萎*、毛发干枯、肌肤干燥、肢体麻木、头晕眼花等。由于血具有周流全身的特性,故血又是将气中的效能传递到全身各组织器官的最好载体,通过血的运输和传递,生命原物质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效能才最终到达各个靶器官,实现各种生命活动,所以中医称“血为气之母”,又称为“血能载气”。正因为血是气的载体,所以大量出血会导致气的外泄和虚脱,从而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神志模糊、声低息微、脉细微无力等症状。我们这时往往用输血来治疗,但如果仓促之间没有合适的血源呢?这时中医根据气血理论创造了“补气固脱”的治疗方法。中医称“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为什么大量失血要用补气的方法来治疗呢?我们知道,气携带着的是生命原物质互相作用而产生的效能,而血又是气的载体,所以大出血时,对人体影响最大的是随着失血而丢失的效能,而效能才是维持和保证机体正常运转的关键所在。而“补气”就是通过药物增强生命原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使丢失的效能得到补充和恢复,效能充足了,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也就恢复了,而有形的血通过正常的造血器官的工作也可以得到逐渐的恢复和充盈。
血的生成与两个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①脾胃的运化功能。脾胃是消化吸收饮食的重要器官,也是血液生成的物质来源,所以中医称为“脾生血”;②气的充足程度。气所携带的效能是各脏器生理功能得以实现的基础,所以气充足是人体造血器官正常工作的前提条件。中医也说“气能生血”,这也是中医在治疗血虚患者时运用补气方法的理论依据所在。
在这里还要提到的是,血充足与否是人各种精神活动能否正常进行的基础。血的亏损或运行失常会导致各种神志疾病,如失眠、健忘、烦躁、惊悸、昏迷、谵妄等。将人的神志活动和人体的物质成分紧密结合并加以研究,是中医对人体精神活动的创造性发现,并在精神类疾患的治疗中,通过对物质盈亏的调整以及物质状态的改变而达到治疗精神疾患的目的。
血之所以能周流全身,除了靠气的推动作用外,还在于其液态的物理特性,因此,水液是血中不可或缺的成分。其实,人体中不光是血的运行和水液有关,人体的细胞内外都充盈着液体,这些细胞内外的液体占到人体体重的60%~70%,人的各种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液。比如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需要水液作为介质;人要活动,各关节之间就不可避免地要发生摩擦,这就需要关节中存在润滑液,使摩擦尽可能减小到最低限度,以保证关节不因摩擦而过早损坏;人体在生理状态下分泌的胃液、肠液、胆汁、胰液、唾液、泪液等都含有大量的水分;人体的脏腑器官都需要水分来滋养才不至于干枯和萎缩;等等。实验证明,人在不进食光饮水的状态下可以维持7天生命,而在不能饮水的情况下,人的生命却只能维持3天,从这个例子我们不难看出,水是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中医将这些人体中正常存在的所有水液称为“津液”。其中,性质清稀,流动性较大,布散于体表、皮肤、肌肉、孔窍,并能渗注于血脉,起滋润作用的,称为“津”,如细胞中所含的水分、汗液、泪液、血浆等。而性质较稠厚,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骨髓组织,起濡养、润滑作用的,称为“液”,如关节间的滑液、组织器官分泌的黏液、髓液等。人体内津液的来源,不外乎饮食摄入的水分,这包括茶水、饮料、汤水等液态水饮中的水分,以及各种固态食物中所含有的水分。这些水分经过胃肠道的吸收,或转化为津或转化为液,成为保障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一种物质。津液对人体的作用主要就是滋润,另外,因为津液具有流动性,所以也是传递信息、供给养分的最佳载体。
中医对津液在体内的生成、输布、排泄过程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认识,《内经》将这个过程描述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这段文字的意思就是,水饮进入胃后,通过脾的运化,使水中的精华物质上升到肺,肺再使水汽下降,通过水道,将津液输送到全身各个地方,并通过膀胱排出其中的糟粕。为什么说这个过程有意思呢?我们来看看自然界的水循环过程:陆地和江湖河海中的水分在太阳热力的蒸发作用下形成水汽上升,在高空遇冷后凝结为水,水积聚到一定的量后又形成雨,重新降落到地面,部分被植物吸收,部分则渗入地下,通过地下水的方式汇流到江河,如此循环往复,构成水汽的变化运动。原来如此!中医学对津液循环过程的认识就是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而推演至人体的,人体就是一个小天地,小天地中的各种变化自然是和大天地相一致的,这就是中医的“天人合一”观。
津液要完成对全身组织的灌溉和滋润,不光需要津液充足,而且津液在体内的上升和下降过程都要正常才行,这就给我们对干燥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在《金匮要略》中有两个治疗口渴的方子,我们来看一看:其一,渴欲饮水不止者,文蛤散主之;其二,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中医认为,五脏和头部七窍之间有密切的关系(详见第七章),其中脾开窍于口,在五行中属土,所以口渴多是由于脾土缺乏津液的滋润。这就好比大地,需要得到雨水的滋润才不至于干裂。而雨水要下降到地面就离不开两个要素:一是高空要有一个寒冷的环境,这样才能使地面蒸腾到空中的水汽凝结为水滴;二是要有下降的“天气”。中医称之为“地气上升为云,天气下降为雨”,这个下降的“天气”也是雨水能降落到地面的重要因素。有时我们看到天上乌云密布,但就是不下雨,这就是因为没有下降的“天气”,气不往下降,雨也就落不下来。我们再来看津液在人体的输布过程。肺在人体脏腑中位置最高,就相当于高空的寒冷环境,如果肺部的“高寒”环境被破坏,那么上升的水汽就无法凝集成水珠,也就无法形成“雨”来灌溉脾土,这就会导致口渴。上面第一个方子“渴欲饮水不止者”讲的就是这种类型的口渴。口渴而饮水不止,是因为肺部有热,这个热破坏了肺部原先的“高寒”环境,使水汽无法形成雨露来灌溉脾土,只能通过不断饮水的方式来缓解脾土的干燥。为什么文蛤可以治疗这种类型口渴呢?因为文蛤生于水底,具有水的寒凉特性,因此可以用来恢复肺部的“高寒”环境,从而使水汽可以凝集下降,并灌溉脾土,缓解口渴的症状。
“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这又是什么道理呢?这个方子和上个方子的主证的差别就在于一个是渴欲饮水不止,一个是渴欲饮水,水入即吐。“水入即吐”又说明了什么呢?吐是胃内物质向上运动的结果,水进入胃里,又反而吐出来,这说明了水在体内无法正常下降,水的这个下降过程有障碍了,那脾土自然也得不到滋润,这当然也会导致口渴。在这种类型的口渴中,肺部的高寒环境以及水汽的凝集过程并没有障碍,而只是在水汽下降的过程中出现了障碍,就好比天上虽然阴云密布,但没有下降的“天气”,雨还是下不来,大地还是无法得到滋润,这时我们的治疗就应该以使水汽下降为重点。我们来看一下治疗这种口渴的主方“五苓散”。五苓散由猪苓、茯苓、泽泻、白术、桂枝等五味药组成,其中猪苓、茯苓、泽泻的作用就是利小便,小便一利,那水汽自然就往下走,水汽一往下走,脾土自然就能得到滋润,而口渴自然也就消失了。另外,白术、桂枝健脾降逆,可以协同猪苓、茯苓、泽泻起到使水汽下降而滋润脾土的作用,所以不去润燥而口渴自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