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苓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型糖尿病,下肢浮肿老中医一张方子健脾 [复制链接]

1#

大家好,我是张医生,很多得了糖尿病的今天咱们这篇来讲讲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和治疗!

糖尿病在中医里面属于消渴范畴,所以消渴症就是糖尿病,而且早在年前《黄帝内经素问》中就有关于消渴的记载,原文“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歧伯曰: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

那时候描述的消渴症易发人群多为喜食肥腻甜食的“肥贵人”,肥腻能使人生内热,甘味能使人中满,所以脾运失常,脾热上溢,口中发甜,就是消渴病,这个情况其实和现在的2型糖尿病是很类似的。

唐代王焘《外台秘要》依据《古今录验》中更是将消渴分为三类:“一、渴而饮水多,小便数(小便频繁),无脂(没有油),似麸片甜者(小便甜),皆是消渴病也;二、吃食多、不甚渴、小便少,似有油而数者(小便少有油而且频繁),此是消中病也;三、渴饮水不能多,但腿肿脚先瘦小,阴痿弱,数小便者,此是肾消病也。

包括现在三消证之分类及症状表现也都是来源于此。

由此可见,中医对糖尿病的治疗可以说是已经有了几百年的研究,而且根据临床数据显示用中药治疗糖尿病更是有显著效果。

咱们现在就来说个中医治疗糖尿病的医案:

王某,男性65岁,糖尿病十来年了,平时一直在吃降糖药,但是近来觉得口渴多饮加重,体重下降了有20斤,而且双下肢也出现水肿。医院诊断是2型糖尿病并发肾病,治了一段时间效果不太理想,所以就决定看中医试试。

他初诊的时候双下肢凹陷性水肿(也就是正常的皮肤你用手按一下能马上恢复原状,但是凹陷性水肿按一下不能马上回弹),口干、多饮、多尿且泡沫多、偶有头晕、胸痛、心悸,整个人看上去没有气色,也就是没精气神,左眼看不清东西,右眼仅有光感。空腹血糖9.2mmol/L,餐后血糖21.85mmol/L。

看他舌头,舌质暗淡,舌体胖大有齿痕,苔薄白,再看脉象陈细无力。

心里便有了注意,结合他的症状他这是气血亏虚兼瘀证。

于是方如下:

太子参,黄芪,苍术,白术,猪苓,茯苓,熟地黄,当归,泽泻,山药,山茱萸,紫丹参,白芍,枳壳,川芎,生姜,炙甘草。

服25日后,精神好转,双下肢水肿减轻,头晕、胸痛、心悸症状消失,但是仍精神不佳,大便溏薄,空腹血糖降至7.6mmol/L,餐后血糖降至10.5mmol/L。

可能是气虚日久,脾胃运化之力不足致痰湿停滞,于是方稍作调整,黄芪增加,加藿香、佩兰

并且让他平时可以蒸一些山药代替主食以健脾胃。

后续他反馈疲乏无力、双下肢水肿也已经消失,视物模糊也已减轻,空腹血糖降至6.2mmol/L,餐后血糖降至7.2mmol/L。继续多食用山药补脾胃。

那我们现在看下这个他的情况

首先我们文章开头就已经说了消渴是因为常年饮食不规律引起脾功能失调,脾热上溢,往上烧到肺,引起肺燥津枯,所以就会觉得口渴,就算什么都不干不说话都觉得口渴,怎么喝水也不解渴。

另外脾主运化生气血,现在脾不能很好的运化水湿气,水谷精微无以化生气血,导致气血亏虚,这样就导致水湿之邪泛溢肌肤,所以你看他双下肢水肿,而且舌体胖大有齿痕。

血虚不能充分滋养脏腑、经络和体质,所以你看他没有气色,偶尔头晕心悸胸闷,舌质暗,脉沉细无力。

他为老年男性,久患消渴,肾阴亏损,而致肾气虚损,固摄无力,则水谷精微直趋下泄,随小便而排出体外,所以他尿多浑浊并且还有泡沫。

那你现在也能看出来,其实根本就在于脾,其次是肾;

根据四诊合参,我们就知道他是因为气血亏虚兼体内有瘀。所以根据他的情况就应该健脾补肾,养血活血。

其实这个方就是参芪地黄汤合四物汤做了加减

四物汤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中医补血、养血的经典常用方。

参芪地黄汤出自清代《杂病犀烛》是益气养阴,健脾补肾的妙方。

健脾补肾养血,化瘀降浊,扶正与祛邪并举,所以他才能够好起来。

当然健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还需要日常生活多加注意,才能让脾胃功能慢慢的恢复。

其实说到这里大家也都能明白,我们身体就像是一个运转的机器,每个零件都各司其职又互相制约,但是一旦用的久了,或者是使用不当其中某个零件出现了问题,就会对其他的零件有所损伤,机器的运转也就会出现问题,表现出来就是各种各样的病。

而中医看病就是找到出问题的根源,同时顺带把其他受损的零件也给进行修复,这样身体才能更好的重新运转起来。

当然要想用的久一些,还需要平时多加爱惜。别看一顿两顿的、一天两天的不怎么显眼,但是积累起来那都是麻烦事。其实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也可以用到这上面,虽然不那么贴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