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阴病脉证并治讲解录音整理(一)主讲人:圆光音频整理:郁玫
缘起:《桂林古本伤寒论》条文的逐条讲解,这还是第一次。茶季,有两位义工在山里跟我学中医,除了不做茶的日子里基本都在埋头啃医书,自己学的很费力。茶季很辛苦,作为“回报”,我答应给他们两位单独把太阴篇的条文讲解一遍,当然,他们都已经参加过我的系统辨证法课程,有一定的基础。讲太阴病一是篇章短,好讲,二是现在太阴病太常见,但误治的多。讲了两天,而且还录了音,一不做二不休,索性就让郁玫根据录音整理文字,我自己阅读几遍后局部加以了修改,于是就有了今天的文章。
本来理法都是不公开的,不是吝啬,而是还没到时候。等村长出招的时候一定是出大招,目前先公开一小部分,抛砖引玉,希望大家从接下来文章中多思维经意,从以往的伤寒“套路”中走出来,去重新审视桂林古本的条文和方子。中华民族要复兴,中医就要先行复兴,中医不复兴中华民族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复兴。中医要复兴经方要复兴才行,中医的糟粕太多了,唯经方体系才是中医的“大乘正宗”。而经方复兴《桂林古本伤寒论》就要复兴,否则,医家还是拿着残缺不全的半部宋本伤寒单腿摇晃,根本统一不了伤寒和温病、杂病的理法!
至于汉唐后的中医著作,理法混乱者多,用药驳杂,胡乱组方合方,已失中医根本大道。大道已废反而名医辈出,这真是千古奇谈,多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文章总共两万字,分载四次完成。
以下为录音整理:
首先,我们来看《伤寒论》中太阴病的提纲。
①“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鞭”。
太阴病到底是什么病?
按照后世的说法,太阴病就是里病,那么与之对应的就是表病。在表病的层面来讲,有太阳伤寒和少阴伤寒。寒邪先侵犯人体的时候,一定是先侵犯这两条经,即要么是太阳经,要么是少阴经。太阳经受病,说明人体有足够的能量去抵抗,如果是少阴经受病,说明寒气太重了,自己能量比较弱,直中少阴,脉就浮不起来了。打个比方,就有点像霜打的茄子,寒气上来一下子给打蔫了。貌似是敌*太厉害了,其实根本的原因是自己的正气太弱了。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同样来一阵寒气,三个人当中身体好的人可能没事,几个喷嚏而已;另一个得了太阳伤寒,而第三个人可能就打中少阴了,因为他平常就容易手脚冰凉。可见寒气来袭时所生之病,是取决于你自身的抵抗力。
太阴病的条文里,写的大都是里病的症状,表证只有一条,“太阴病脉浮,可发汗,宜桂枝汤”,接下来基本都是在讲里证。像是腹满、吐、食不下,皆为里病。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胸下结硬,整个太阴病都讲的是里边的问题。如果人体里边出了以上的问题,说明他里边能量足还是不足,里边是热还是寒?这一般是寒引起的,如果是燥热的话,那是阳明病。当然,其实也不一定都是寒,也可能是湿或者热。太阴脾土主湿,如果和热结合的话,就会变成一个新的病,湿热病。阳明病不会是湿热,阳明是燥热,两者的方子截然不同。就好比沙漠是燥热,热带雨林是湿热,两个是完全不同的天气。现在很多经方家,把湿热当燥热来治,见太阴病的发高热,用生石膏来治,热确实能清,但清完之后在接下来很长时间病人会食不下。所以切记,太阴病的问题是湿,不是燥。桂林古本有个“湿温汤”,专治里面湿热的问题。
腹满是怎么形成的?
人体的气行一周,循十二条经络,两个时辰行一条经,如环无端一直在转,我们可以理解是脾的运化之气在推动气行之运动。如果运行过程中,气在任何一条经络卡住了,就会形成一种淤滞,如果气卡在了消化道里面,进而形成腹满腹胀,气不通。如果人体里面有寒湿阻塞气的周流,里面就会涨气。我们在吃完食物以后,人体的气花一天的时间运行一周,第二天早上就应该要出恭了,如果停滞不出,在里边形成宿食,在体内过夜的食物就叫宿食。两天不排便的话,就是便秘了。正常人应该是每天早上大解,所以一个人中午、或者晚上大便都不对,最正确的应该是每天早上起来先排便。但如果过早起来排便,有一种五更泻,也是有问题的。
五更泻是由于肾气虚,肾主二便么,肾气不固造成的。如果一天解两次也不正常,当然很小的婴儿例外。一旦一个人开始自己咀嚼食物了,一般超过两天大一次便就属于有问题了,就属于便秘了。当然便秘也不一定是太阴病,也可能是阳明腑实病,肠胃里边过热导致的过度气化津液,没有津液可下。但如今社会,太阴病便秘十之有九,而阳明病便秘不见其一,为什么?现在人胡吃海塞,脾胃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尤其是小孩子。我见到的到也基本都是拿承气汤来治太阴便秘,便确实能通下来,但是治不好,还徒伤脾胃的气。所以,用承气汤类治太阴便秘是不对的。
太阴病最常见的就是腹胀满,阳明病不会有腹满,腹满一定是滞,后世中医有一种说法是腹满呆滞,气不顺了,就会出现饭前或者饭后腹胀。太阴病提纲中说“腹满而吐”,中间用“而”连接,表示吐是由腹满而引起的,腹太满了食物不往下走,吃完饭就会吐掉。食不下,可以是没有胃口而吃不下,因为里边寒掉了;另外也可以是食物不往下走,和腹满而吐是一样的,吃完饭以后食物不往下走。所以说读经典往往不能把一个词、一句话简单地解读成一个意思。
接下去“自利益甚”,结合这一条,那么前面那个食不下就应该是里边寒掉了,导致下利(腹泻)一天比一天厉害。时腹自痛,不是一直痛,而是时不时地痛一下,为什么会痛?气血下行要准备下利了。这和我们说的调胃承气汤证不一样,这个症是实证,有东西卡在十二指肠会饿得疼,一阵阵地饿得疼,吃点食物会稍缓解,不吃食物就会有这种感觉。真正的时腹自痛,如果你用泻下药的话,一下就会结胸,造成心下痞,胸口这里就会结个疙瘩,上下不通气。
以上就是太阴病的提纲,它给你指向了肠胃里边寒,气不通导致腹满便秘的问题。
②
“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在仲景师《伤寒论》条文中,只有太阳伤寒和少阴伤寒才叫伤寒,因为伤寒开始时伤的是表,而寒不可能中太阴经,因为太阴经不受理寒的“案件”。太阴是湿土,如果湿过来的话,会伤到太阴,就会出现四肢烦疼,同气相求,湿家之为病,伤的是肌肉的部分。而外界的风和寒,不会一下子伤到肌肉这一块儿,会中毛皮。所以说太阴中风四肢烦疼,就是肌肉一种酸疼的感觉,也就是风和湿夹杂在一起引起的疾病。
太阴中风,太阴脾本身主肌肉,太阴又主湿,故而风湿相搏,四肢烦疼这一条讲的是外界的风和脾主的湿里应外合。本来这个人就湿气重,一中风,自身的湿和外界的风相互交织在一起就会“四肢烦疼”,还沉重,脾主四肢嘛!
“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太阴主湿,湿令脉大,风另脉浮,长脉即是太阴的本脉。如果太阴中风了,理当会令脉浮,阳微说明阳脉不是那么浮大了,阳气归于安静,就是回归到太阴本脉的状态了。太阴本脉就应该阳微阴涩而长。后面有个条文,太阴中风如果脉浮,可用桂枝汤。所以照理说太阴中风应该是浮脉,用桂枝汤;如果不浮,阳微就是脉有一点点浮,阴涩而长,说明风已去。你看后面一条紧跟着就说:“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而阳微指不那么浮了,证明病已经解了。阴涩,与阳微对应,是阴阳平等的脉,阳微就应该阴涩一些,阴涩为血虚,因为太阴中风脉浮用桂枝汤,可以肯定是漏汗,漏汗当然津液虚了。如果这时候阳浮而阴涩,或者阳微阴滑,都是病脉。阳微阴涩,阴阳相对等了,这个虽然不是正常脉,但是我们知道他的太阴病解了,我们可以通过饮食调理给他慢慢扶正到能量充足的状态。
注意,此处的阳是寸脉,阴是尺脉。
仲景师的书里没有一句废话的,但是如果不谙其理,不是太好理解他背后的涵义。前面讲的“太阴中风,四肢烦疼”,说明是太阴的湿和风气结合了,如果没有湿和风结合,只是中风邪的话,是不会出现四肢烦疼的,就是脉浮缓,汗出恶风的桂枝汤证了。
③
“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须臾啜热粥一升,以助药力,温覆取汗,不汗再服。
这里是宜桂枝汤,并不是桂枝汤主之。如果太阴病,脉浮而身痒或身重,我们可以加减其他的药,比如原来讲的风湿相结合的方子,如麻*加术汤,或者桂枝麻*各半汤。
在这里留给你们一个思考的余地,思考下桂枝汤的本质是太阳病还是太阴病的主方,或者两者都不是。
④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理中、四逆辈”。
这一条是太阴病的重点条文。
自利不渴,《伤寒论》讲“自利”有两个含义,看出现在哪里,语境很重要。有时指的是自下利(大便),有时候讲的是小便自利,所以要区分清楚,哪里是自下利,哪里是小便自利。如果出现在太阴篇那就是指的是“自下利”,因为太阴病是讲的里面消化道的寒湿病。如果出现在少阴病篇的自利,就有可能说是小便自利。比如少阴篇“自利而渴属少阴”,这个自利就是说的小便自利。太阴篇这里的自利,指的是自下利,拉稀。如果这个人还下利,就是有习惯性的腹泻、便溏,一天二三行,但是还不影响胃口,也没有感觉到口渴,就说明这个人身体的寒湿太重了,寒湿重身体水多,因此不会感到口渴。“以其脏有寒故也”,这里的脏指的是脾脏,广意是脾胃寒。脾胃寒了,当服理中、四逆辈,都是温的,附子理中丸、理中丸之类的都行。
太阴病辨舌苔很好辨,舌苔水哒哒的,齿痕重舌体胖大,这全是水寒、水湿之象。如果他还下利,还口渴呢?此为津液伤,还是太阴病,用古本的“复津汤”。前面的自利不渴,说明他虽然拉稀,但是身体的水还排不掉,寒还出不去;如果自利还有口渴,说明身体有脱水现象。津液伤往往会伴有发烧,微微地发烧,温度不高。如果我们吃坏东西了,突然一天拉很多次,这时你会感觉到皮肤热热的、烧烧的,这种热称为“反发热”,口渴想喝水,这就是津液伤了,这是太阴病自利的两种常见情况。
这些和后面少阴病的自利不一样,少阴病的自利有时是在讲小便自利,要分清楚。不少经方家在这个“利”字上都没有分清楚,因此都卡住了。太阴病肯定不会讲小便为主的辨证,因为太阴是里边肠胃道的问题,所以太阴篇讲的所有的利都是指下利。而少阴病篇讲自利的时候有时就是小便的利,因为少阴主水的气化,他不涉及消化道的主要辨证问题。所以要注意通过语境来分析“利”字的含义。如果连条文都理解不准确,何谈给人辨证看病。
⑤
“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
我们知道:“太阳中风,脉浮缓…”,这里说”脉浮而缓”,这个“而”字绝不是随便加的。太阴病本来的脉就是浮大的脉,浮缓的脉,虚劳脉浮大而缓,这里的意思是本来这个人就不是正常人的脉,也就是一个本来就是太阴虚劳体质的人又受了风。而太阳病是说一个正常人,受了寒,就会出现脉浮紧,说明身体在体表与病邪对抗。而如果太阴体质的人,是没有能量去体表攻邪的,所以他还维持他的脉浮缓,身体想往外发汗解表,但是发不出去,郁热在里,于是和湿相结合。或者是得了伤寒,身体想发动能量去攻,但是有湿阻隔,发不出去,结果热就往四肢、手脚心上走,于是出现手足自温。这一条不好解,需要仔细详参。
总之,该条的开始在于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太阴体质湿重的人如果感寒邪了,热被湿所阻,热出不来就会往手脚走,从而造成手足烦热。
另一种情况是湿和热结合热比较重的情况下就会发*,到一定程度会发*,单纯的烈火烧不会发*,但是如果烟里面有水气的话,一熏就会发*。“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小便自利,说明湿自去了,湿一去热亦清。遇到这种发热,分几种情况,如果发高热,我们可以用“湿温汤”,即猪苓汤加*连牡丹皮,去湿去热。如果只是手足自温,没有高烧,用茵陈五苓散,五苓散去湿,桂枝对应脉浮,茵陈退*。
这是太阴病的*,不是阳明病的*。阳明病的*是茵陈蒿汤,用下法。太阴病的*要从小便去,不能下,提纲不是说“下之心下结硬”么?所以太阴病的*要从小便去,小便自利便不会*,条文说的太清楚了。阳明病的*要从大便去,两个通道是不一样的。太阴病的*是湿导致的,而阳明病的*是胃家实导致的,阳明不通内结而导致的*,是热实*、燥*;太阴病是水湿导致的*,两者截然不同。另外还有太阳病的*也不同,用麻*连翘赤小豆汤,这个不细讲太阳病*了。
以上讲的,仅只是太阴病条文中的一个小坎儿。如果从太阳病开始通篇讲条文,里面全是坎儿,每一步都是坑。自古有多少医家都掉进坑里去了,很难出得来,而且得的还是半本残缺理法的《伤寒论》。我如果不读《西游记》,也根本跳不出来。因为《西游记》本来也是一本到处充满坑的书。我在解读《西游记》的时候已经习惯了怎样去辨坑和跳坑,所以养成了时刻保持谨慎避坑的习惯。要是没有解读《西游记》的基础,解伤寒是极其困难的。咱们现在不但能解,仲景师没有出的方子我们也能推出来。
接下来讲“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这个不是医生给下的,而是身体自己选择的解病方式。虽然没有通过利小便去治疗,身体自己通过大便自己解了,这说明了太阴病的解病方式不但有小便还有大便,但是大便需要自己解,你不能给他攻下,如果这时你给他用下法,就治错了。至七八日,他自己通过拉大便去解了。他身体自己下的,可以自止;如果医生给他下的,就会心下结硬。所以回头来看,他通过两种方式自己解病,之前是小便自利,所以我们有时治病,知道他身体可能的排病方式,就应提前和病人说,你吃了这个药可能会拉稀,可能小便很多,别害怕,拉完病邪就解了。比如吃承气汤类方,肯定要拉稀。
-未完待续-
村长侃中医
圆光
《桂林古本伤寒论》理法践行者
无忧村
圆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