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苓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话少不想动,并不是懒,你可能是气虚 [复制链接]

1#

少气懒言,其实都是气虚的表现。而气虚包括三个方面的虚:肾虚、脾虚、肺虚。脾虚是根源。

脾的五行为土,肺的五行为金。土生金,脾气如果虚了,肺气也会受牵连,从而演变成肺虚。

脾气虚,运化水湿代谢的能力也会变差,久而久之也会引起脾湿。因此气虚的人多伴有脾湿的症状。

如果当脾虚、湿气重的时候,可以先去除湿气,湿气去掉后,马上要补脾。

祛湿“三仁汤”

(湿气不严重泡脚即可,舌苔非常厚腻,需要口服)

配方:杏仁6g(后下)、白寇仁6g、薏苡仁30g、茯苓20g、白术6g-9g、猪苓(泻脾肾之湿)6g-9g、法半夏3g、甘草6g

用法:1.方子里的药材标注“后下”的,都是在关火前5-10分钟放进锅里的,关火后闷一会就可以了。没有标注“后下”的,正常煮,煮20-30分钟。滤出药汁,然后将药汁分成两份,早晚兑入温水泡脚,每次20分钟,水温不要太热,水淹过脚面就可以了。

备注:小孩用这副药,药量是1/3-1/4就可以了。

气虚体质——春夏季除湿食疗方

配方:薏苡仁30g,赤小豆30g

用法:熬水,放入冰糖,这是一天的量,代茶饮

叮嘱:此方适合夏季使用,薏苡仁和赤小豆偏凉,因此适合夏天湿热的时候用,如果是湿热体质的人其他季节也可使用

气虚体质——秋冬季除湿食疗方

用法:做菜稍放白寇仁、砂仁、花椒等辛香调料燥湿暖胃。也可以每晚用十几粒川椒熬水泡脚,燥湿温阳。

叮嘱:在天气冷的时候,最好不用薏苡仁和赤小豆祛湿,而是采用温热的方法,这些辛香的调料,正好在此季节有温阳燥湿的作用。

气虚体质——补脾方

配方:怀山药90g,薏苡仁g,芡实30g

用法:以上药物研成粉末,每天一调羹,与小米熬粥

叮嘱:坚持吃半个月到一个月,对补脾有显著的效果。

医师简介:郭强中,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嗓音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针灸学会针灸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伤寒论》研究专家,研究生教师。

(本文来自:百度宝宝知道郭强中主任)

————————

世界很复杂,百度更懂你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