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苓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老樊是咱脱贫致富的领路人 [复制链接]

1#

引言

新城区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重大的*治任务、“零号工程”。为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力度,年始,新城区从街道和部门中精心遴选干部到蓝田县帮扶贫困村开展对口扶贫工作,驻村第一书记、扶贫队长、联络员……他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加班加点、不怕没有周末,把扶贫对象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主动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在蓝田县留下一个又一个的感人故事……

年08月02日,西安日报以《老樊是咱脱贫致富的领路人!》刊登了新城区驻村干部樊荣的故事

1.

受伤

一场大雨,让乡村的夜晚比往常来得更早。7月11日晚上八点半,城市里还灯火辉煌,蓝田小寨镇岱峪村的山沟沟里早已是一片漆黑。贫困户谭缠柱顺着村道,深一脚浅一脚刚进屋,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雨夜的宁静。

“缠柱,快来,我掉进沟里动不了啦!”“老樊!你没事吧?”谭缠柱顾不上多问,急忙蹚上湿透的鞋,一头扎进雨夜。“这乌漆墨黑的老樊掉哪了?不是刚挨家挨户说完文化墙的事儿,咋就一会会功夫人就出事了?哎呀!都怪俺,刚才要是送老樊回到村委会就好了!”谭缠柱一边思绪乱飞一边大喊“老樊!老樊!你在哪呢?”只听四五米深的河道里传来微弱的声音:“缠柱。”“我的好老樊啊!咋摔得这么重!”

“老樊,你啥时候能替你自己操操心!”

缠柱眼看一个人弄不动老樊,忙叫上村民谭平顺,两个人又是竖梯子,又是用人背,总算把老樊从河道里抬了上来。

“哎呦!俺的队长啊!你要倒下了,俺可没法给全村乡*交代!”谭平顺看着摔得大气不敢喘的驻村扶贫队队长樊荣,又心疼又着急,眼泪就掉了下来,“别多说话,医院!”

晚上十点多,乡*们抬着医院。全身多处骨折,连大夫都嗔怒:“咋这么不小心?”“没事没事,当时我心里着急,想着快点回村委会弄好文化墙的事,没仔细看脚下的路。”谭缠柱听了直摇头,“老樊啊!看你这么操心,乡*们心疼哩!”

樊荣(中)和工作队工作人员摸底排查村民经济收入情况

2.

探病

年5月,胡家庙街道人大工委主任樊荣成为新城区驻上岱峪村工作队队长。一年多的时间,这个省级贫困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新变化,村里村外人人竖起大拇指。听说队长老樊摔了,乡*们坐不住了,医院看看老樊。

老樊电话里叮嘱,“大热天,这么远的路,别让乡*们来回跑,我好着呢,过几天就回去了。”可一贯跟着老樊安心干的乡*们这回却“不听话”,医院跑。自家种的苞谷、自家养的野蜂蜜、自家鸡下的土鸡蛋,不管老樊咋劝,医院的病房。“老樊,乡*们挂念你!你安心养着,俺们按你说的回去好好种猪苓、开农家乐,绝不给你丢脸!”“我没事,这几天天热,是农家乐的旺季,顺利家的文化墙催着画上,利娃家的菜再好好研究研究口味,还有根绪,你那土蜂箱抓紧时间换箱,别错过花期……”“俺的老樊呀!你啥时候能替你自己操操心?”

“盖新房养土蜂,老樊来了就给咱乡*办实事!”

乡*们为啥对老樊这么亲?这要从一年多前说起。

樊荣(左一)帮扶贫困户发展养殖土蜂产业

3.

走访

去年5月27号,老樊第一次走进岱峪村。这个小山村地处秦岭深处,路窄沟深,林密地贫,路途最远、贫困户最多、贫困程度高。全村户,分处4个深沟,其中有35户贫困户共人,是省级贫困村。

一路往山上跋涉,老樊越走越有劲,“别看这小山村沟深地贫,可自然风光这么好,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啊!只要找准产业发展方向,不愁村民不脱贫!”

岱峪水库

找准穷根才能拔出穷根。身为新城区驻上岱峪村工作队队长的老樊,带着第一书记郑斌和联络员韩承宏,开始了一场没日没夜的全面走访。全村村民,几乎一家不落,工作队挨个了解,找出了多少年来贫困村的“穷病根”。岱峪村地处深山,可耕地面积少,人均才几分地,再加上海拔高,天气冷,作物只能长一季,产量低又缺乏经济效益。“靠天吃饭”的村民们在地里忙活一年仅够养家糊口,别说发展产业,就是住房都难以保障,35户贫困户D级危房户就有17户、C级危房户6户。不少年轻人带着孩子去镇上上学,至少又拴住了家里一个劳动力,村里说是有多人,可见不到几个年轻人。

看着村里的现状,老樊他们陷入了沉思。常言说,“安居才能安心,安心才能乐业,乐业才能脱贫”。工作队分析后决定用好各级帮扶*策,从解决D级危房户村民入手,力争短时期有所突破,让村民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樊荣与贫困户新房合影

4.

危房

贫困户陈根绪家的房屋是上世纪50年代建的祖屋,年被鉴定为D级危房户。起初,根绪不愿意盖新房。“国家*策是好,建美居有补助,但自己还是要拿钱么,凑合过得了。”老樊不爱听这话,人要奔好日子,咋能凑合过?老樊一次次给根绪做思想工作,不蒸馒头争口气,咱拿出精气神把日子过美,也给子孙后代当榜样呢!根绪被老樊说动了心,再不像往常那样疲疲沓沓,鼓着一口劲儿盖起了新房子。

截至目前,全村17户D级危房户中有5户已入住,8户主体已完成,正在进行内外粉,1户地基处理已完成,3户进行了异地安置。

住得踏实了,乡*们脱贫致富的精气神提了起来。老樊开始琢磨如何带领贫困户增加收入。贫困户底子薄,地又少,能不能利用山清水秀的好风光养殖土蜂、种植猪苓和白皮松呢?老樊带领工作队利用好一万块钱产业扶持资金,针对每家贫困户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发展产业。一年多来,不少贫困户改善了经济条件。大家都说:“盖新房、养土蜂、种猪苓……老樊来了就给咱乡*办实事!”

“一年开了53家农家乐,咱农民也当上了老板。”

眼看着一户户贫困户日子美气了,老樊心里却半点没轻松。“咱这个村子是省级贫困村,只解决贫困户的问题只是第一步,带动全村都富起来,走上村域经济产业发展的道路,才是扶贫的初衷和目的。”

危房改造

5.

美丽乡村

要说岱峪村的自然风光,那真是美到人的心窝,完全有条件开发乡村旅游。但全村只有3家农家乐,平时也没啥生意。“咱这山清水秀,为啥鲜有人知?”老樊思考着,也到处走访调研着,终于找到了症结。“一是路不好,窄窄的一条村道,错个车都难怅,城里人来一次不想第二次。二是名不旺,从没搞过宣传的岱峪没名没气,谁知道有这么个好地方?”

老樊带着工作队,两个问题一起抓,开始在修路和宣传上下起了功夫。“路不宽,咱就筹措资金把它加宽。”老樊带领工作队协助村委会立项目、跑项目,很快5.3公里的道路改扩建项目得到县里批准,同时紧急筹措33万元,为上岱峪村4公里路段增设路肩、硬化路面,添置两辆小型垃圾清运车,增配一批垃圾桶和环保标识,配备了宣传路牌。原先的单车道变成了双车道,上山下山的私家车跑起来又快又稳当。

为了打出岱峪村的名气,老樊和工作队想出了不少好办法。年6月中旬的一天,老樊他们“请”来了一架小型无人机为岱峪村拍起了“婚纱照”,请高手为片子配乐配文,又把它通过网络和朋友圈广为推介,一下子,岱峪村成了新晋网红,引来无数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