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医院专家 http://hunan.ifeng.com/a/20170705/5797804_0.shtml“决胜·陕西担当”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在海棠园村采访
西部网讯(记者毛明博宋洋)养蜂酿蜜挣了生态钱,电商带货赚了网上的钱,历经5年奋斗,宁陕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年的元提高到年的元。今年2月,宁陕县整县脱贫摘帽。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有宁陕群众说,“加速发展咱们的增收底气足”。
11月21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资讯信息传播局主办、陕西省委网信办承办的“决胜·陕西担当”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来到了安康市宁陕县八亩村、海棠园村和筒车湾移民安置小区等地采访。
肖成波向采访团介绍帮扶群众做电商情况
网上卖货多万元这个卖货郎村民好喜欢
“家人很喜欢,质量超级好,赞”“质量好,打开后立马闻到了米的清香”……这些清一色的好评,都是消费者在肖成波网店购物后的体验和反馈。
11月21日,在宁陕县筒车湾镇海棠园村电商服务中心,肖成波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因网店山货俏销生意红火,也带动当地生产有机大米、蜂蜜、木耳香菇等产业的蓬勃发展。
今年31岁肖成波年离开老家海棠园村到西安等地创业发展。年,受他的同学、时任海棠园村村官马琪影响,肖成波放弃在西安搞装修挣大钱的机会,回乡办起了海棠园农产品专业合作社。
凭借在外闯荡积累人脉和市场经验,年,肖成波带领合作社引导筒车湾镇、太山庙镇、四亩地镇三镇户农户(其中贫困户74户)种植生态大米,当年产量达到26.2万斤,直接为农户创造65.5万元收入,带动户均收入达到余元。
在接受西部网、陕西头条记者采访时,他还不时盯着电脑,在阿里巴巴、社会扶贫网、建行善融商城等电商平台上,查看货物售卖情况。
“你看这一单,当时按照45元1斤收购的木耳,这是总钱数块钱。”肖成波打开电脑中收购清单,回忆起当时他给农户肖龙华结账的情景。肖龙华说,“多亏了肖成波让帮我们卖出了好价钱,让我每年都增收1万多元。”
肖成波说,尽管现在他的销售额达到万元,但他不满足,“我争取让销售额从现在的万元增至万,想让村民再多挣些钱”。
*章友接受媒体采访团采访
贫困户当脱贫标兵靠养蜂过上了甜蜜生活
“靠着种香菇我脱贫了,靠养蜂我致富了,我就这样过上了和蜂蜜一样甜的好日子。”说起这些年的脱贫故事,*章友说,“我的故事还挺多”。
*章友说,他被村民从贫困户老*叫成了*师傅,现在又被叫成了*厂长。这些称呼的变化就是他生活经历和脱贫故事的缩影。
3年前,家住在城关镇八亩村的*章友家年人均收入不到元。因家里条件差自身残疾,再加上孩子上学花销大,老人多病需要照顾等多种原因致贫。被识别认定为贫困户后,虽然靠他打零工能挣到点钱,但5口之家生活依然穷困。
年,*章友打听到宁陕县旬阳坝秦南菌业公司有个挣钱好门路——这家公司统一制袋,统一销售,不用投入本钱。零风险的前提下,他带领村上的7户贫困户承包了3万袋香菇袋料。
到年底算账时,*章友和妻子笑了,仅旬阳坝种香菇一年就收获了3.9万元,再加上家里还养蜂,种雪莲果,养鸡养猪,收入1万多元。“收入提高后,我就主动要求脱贫。年,我还被县上表彰为脱贫攻坚自强标兵呢。”
脱贫后,*章友还向宁陕县旬阳坝秦南菌业公司建议,在他居住的八亩村成立香菇种植合作社,让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其中。
如今,*章友变得更勤奋了,家里除种植香菇外还栽种了3亩魔芋、多斤猪苓,还养了20箱蜜蜂。目前,他因养蜂技术好还被宁陕县蜂情谷梨子园村专业合作社聘为厂长。
他说,“虽然我脱贫了但我也要向别人帮助我一样,去帮助更多乡亲们增收发展。”
宁陕县筒车湾镇海棠园村第一书记在村史馆介绍脱贫攻坚和村情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宁陕县户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40个贫困村全部退出。年至年连续四年荣获安康市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优秀县,三次获评全省脱贫攻坚成效综合评价“好”等次,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由年的元提高到年的元。
作者/来源:西部网
内容如有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