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9月,徐锦堂(左二)在佛宝山
梅子久雨,山河变色,中国杂交稻之父袁隆平仙逝次日,*连之圣、天麻之父徐锦堂先生也驾鹤西归。
新中国第一代农业科学家纷纷辞世,一个时代落下帷幕。
徐锦堂(年6月11日—年5月23日),中国药用植物学家。经过长期的探索,在我国传统名贵中草药*连、天麻及猪苓的栽培技术和理论研究上做出了突出贡献,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彻底扭转了这些药材长期紧缺的局面。一、佛宝山来了一名北京人
年,高高的佛宝山来了一名北京专家,调查山上的*连生产情况,他就是刚刚从山西农学院农学专业毕业的徐锦堂。
佛宝山是利川*连传统种植区,不过,数百年沿袭的传统种植技术,一成不变,产量极低,一些被连农视为“绝技”的技术,形同巫术。而且当地一直沿袭毁林搭棚栽连的方法,每种一亩*连,需要10立方米木材,大约要砍伐3亩森林。徐锦堂目睹栽*连造成的严重生态破坏。恶劣的环境又反过来使*连生产萎缩,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当时的徐锦堂已经分配到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工作,但佛宝山及周边中药材的生产形势,让他触目惊心。回京后,他主动请缨重回湖北利川和四川*连产区,改变*连生产局面。
年春,徐锦堂开始在四川省(今重庆市)石柱和湖北省利川县佛宝山(当年称福宝山)药材场,建立了长期的试验基地。试验基地相距余里山路,中间隔着3座大山和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如果绕道乘车坐船,往返要10来天。为了节省时间,他宁肯翻山越岭,一次往返要走3天。
(徐锦堂在佛宝山)
当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年秋天,佛宝山药材场工人每月口粮陡然降至15斤,只好以野菜充饥。徐锦堂的定量未减,但是他每月32斤粮票全交到食堂,与工人一道吃野菜共渡难关。严重的困难,使佛宝山药材场多人中有多人下了山。
徐锦堂像一只候鸟,依然春来冬去,整整8年。8年里,他先后完成改进了六、七项*连栽培技术,他研究成功的*连种子湿沙棚贮与精细育苗技术,彻底解决了*连种子和秧苗短缺的难题;他还试验成功少用或不用木料的简易棚栽连,有五六种栽连方法可供农民选用;尤其他发现的*连、玉米、林木套作技术,彻底改变了毁林栽连传统方法,一举获得连、林、粮三丰收。
年,徐锦堂发明的“栽培*连的玉米与造林遮荫技术”荣获国家三等发明奖。
二、揭开天麻栽种之谜
天麻是中药单方和组方中不可替代的药材。过去,天麻都是野生,天麻怎样繁殖、生长,谁也说不清。当地的民谣:说:“天麻是个宝,栽了就会跑。天麻是山怪,栽了就不在。”
徐锦堂在研究*连栽培技术时发现,佛宝山药材场也有野生天麻,于是他同时琢磨天麻“野转家”技术。
最初,徐锦堂按照栽块茎作物——土豆的方法,把箭麻顶芽打掉,或切取芽眼等几种处理栽种下去。秋天挖开一看全是空穴,这还真是和民谣唱的一样,很是邪乎。
徐锦堂不信邪,一定要干到底。省吃俭用,把自己的生活费都用来搞科研。利川县科委*德炳同志知道后,千方百计支援了元,作为天麻研究的专款,支撑着天麻研究踽踽前行。
(佛宝山药材厂参与编写的《天麻》一书)
年夏天,徐锦堂第一次在人工干预下,种出一株天麻。回京后汇报工作,并获得肯定。年,天麻正式列入研究课题。年,徐锦堂终于破解了天麻生长之谜,人类第一次用野生蜜环菌材伴栽天麻获得成功。
三、重返佛宝山
年,利川市举办首届“中国*连利川论坛”,离开利川近50年徐锦堂先生重回佛宝山。
故地重游,徐锦堂先生亲切地和熟悉的山上老乡拉家常,回忆曾经的峥嵘岁月。虽然年过七旬,头发已经花白,但徐锦堂先生精神百倍,多次钻进*连棚考察,说起*连种植技术,滔滔不绝。
年11月,利川*连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专家论证会在北京举行,徐锦堂先生作为专家为利川的*连产业不遗余力地鼓与呼。当月,徐锦堂先生发明的“利川*连生态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成果鉴定会在京举行,出席鉴定会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肖培根、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及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农业大学、国家科技部、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的有关专家组成的鉴定会对这一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连生态栽培技术是我国中药材生产耕作制度的一项重要突破。
年3月,中国利川第二届*连论坛在武汉举行,我再次见到徐锦堂先生。他在会议上作了学术报告,介绍近年来他精心总结的*连生态栽培技术。整个报告逻辑清晰,要点突出,赢得了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
在报告的开头,徐锦堂开宗明义道:“虽然我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工作,但我更是一名利川人,我热爱利川。”
这几次会议,我都幸运地面见了徐锦堂先生,不能不为他刻苦的钻研精神和他的利川情结所折服。惊闻国士仙逝,长夜草成一联云:
情系仙草,一缕精*返佛宝;
梦回药园,三巴百姓哭神龙。
来源:巴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