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苓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中医辩证治脾阳虚杏林小酌
TUhjnbcbe - 2023/12/23 21:14:00

百度词条解释:脾阳虚,中医证候名,又称脾虚寒证,是指脾阳虚衰,失于温运,阴寒内生,以食少、腹胀腹痛、便溏等为主要表现的虚寒证候。

主要症状,概括起来就是脾气虚证+虚寒证(畏寒肢冷、脘腹隐痛喜温等寒象)。舌象也有比较明显的特征,脾气虚证舌淡苔白,脾阳虚是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苔白滑。

当前临床中,脾气虚、脾阳虚非常常见,在各个年龄段都广泛存在,多与冷饮、冷食、暴饮暴食、露脐装、超短裙、七分裤等有关,主要表现是食欲不振、身体疲乏、脘痞不舒、甚则脘腹隐痛、肢体浮肿。是现代人亚健康状态的重要因素之一。

气虚为阳虚之渐,阳虚为气虚之极,这是一个量的积累,量变发展到质变。脾阳虚衰多由脾气虚弱发展而来,脾阳虚必并脾气虚,脾气虚多伴不同程度的脾阳虚。

同样,这里略谈病因病机,详述治疗。在治疗上,脾气虚选用益气健脾,代表方是四君子汤;脾阳虚治则是温中散寒、补气健脾,代表方是附子理中汤,相比脾气虚,增加了一味附子,意在温阳散寒。

脾阳虚证多兼有寒凝脘腑、阳虚水肿、阳虚溏泻三种兼证。

1、寒凝脘腑,脾阳虚衰,不能温煦中焦胃肠,阳虚则寒凝,寒凝不通则痛,常见于各种胃病中,治疗可加入川椒、木香以温中止痛。

2、阳虚水肿,脾阳虚也可发生水肿,脾主运化,此运化包含运化水液,脾阳虚,脾的生理功能出现问题,不能把水液运行起来,包括把水谷精微运送到全身脏腑经络,保障生命生理功能的正常运行,也包含把废水、浊液主要通过二便代谢出体外。此时多脾肾两虚。一般常见于西医病名冠心病、肺心病的心功能不全、肾病综合征肾功能不全等的临床症状中。治疗加桂枝、茯苓、猪苓(组合成五苓散)。

3、脾阳虚大便溏泄,相对于脾气虚的便溏,不但有“溏”而且有“泻”;说明便质更稀,甚至下利清谷;治疗可加入吴茱萸、肉豆蔻等温阳止泻。这里用的是温补止泻,不同于用淡渗之品的“利小便以实大便”。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医辩证治脾阳虚杏林小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