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是古代劳动人民与病魔抗争的智慧结晶,在诸多的中药材当中,不泛有一些千奇百怪的药材,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记载了一种中药,它是一种真菌,而且是尚不能人工栽培的“真菌之王”,多数生于竹林之下的土中,古人误认为由霹雳而生,因此生于土中不好寻找所以采药即为不易,它就是中药竹苓。
古人认为竹苓得霹雳而生中药竹苓又名雷丸或雷实,名称的读音与中药猪苓相似,然而并非同一种中药。竹苓属于多孔科真菌的一种,表面黑褐色类似于球状,古人记载:“本竹余气所结,得霹雳而生”。在万物的认真全靠猜测的古代,有次结论虽然看起来可笑,但也实属正常。
竹林常生长于竹林的土下《本草纲目》中有竹苓的记载:“此物生土中,无苗叶而杀虫,逐邪”。由此可知竹苓的主要功效是驱虫,而竹苓作为常用中药之一,应用较多的就是祛除肠道寄生虫,如《本草纲目》记载用竹苓去皮之后打磨成粉,与稀粥混合喝掉能驱除绦虫。
竹苓是一种真菌竹苓杀虫的范围比较广泛,对多种肠道寄生虫有效,并能破坏虫体,所以凡是虫积均可使用,尤其适用于肠道湿热而有虫者。
值得一提的是,在古籍《名医别录》中记载竹苓“逐邪气、去蛊毒”,其实在古代人们的认知并不全面,因此肠道的寄生虫被认为是“蛊毒”,除了竹苓之外还有多味中药也被认为能“除蛊毒”,或许这就是“蛊虫”传说的由来之一。
竹苓被称作“真菌之王”除此之外,中药竹苓还能用于孩童夜啼不安、心痛等,也能用于消瘿散结,还能预防或用于多种现代医学没有办法的疾病,正因此如此所以被称作是“真菌之王”。
中药竹苓的药用价值很高,采集也比较困难,它大多数生于竹林的地下,虽然现代证实了它的生长与霹雳无关,但目前的技术手段无法进行人工栽培,只能是凭借经验寻找并挖取药材,所以它的经济价值自然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