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蕴脾证是一种中医上常见的证候,具有很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夏天特别常见。很容易引起腹胀、便溏等问题。今天就带大家全面认识湿热蕴脾这一证候,以及中医上是如何去调理的!
首先先谈谈湿热蕴脾证的病因:
湿热蕴脾证致病因素多由外感湿热之邪,或湿邪不解,郁而化热,湿热合邪,蕴结脾胃,或嗜食酒酪肥甘,因酒生热,辣而质湿,加之多食含有脂肪的食物,易酝酿湿热而损伤脾胃。
湿热蕴脾证是湿邪为患,常因体质强弱、阳气盛衰而有寒湿、湿热的不同。若素体阳盛,感受湿邪易从热化而为湿热;若素体阳虚,感受湿邪则易从寒化而成寒湿证。
其次,我们要知道湿热蕴脾有哪些症状:
湿热蕴脾的主要临床表现:皖腹痞闷,呕恶纳呆,小便*,大便搪泄,肢体重困,或面目肌肤发*,色泽鲜明如橘,皮肤瘙痒,或身热起伏,汗出热不解。舌红苔*腻,脉儒数。
1、有感受湿热之邪,饮食不洁、过食肥甘病史。
2、有脘腹痞闷、呕恶厌食、便溏不爽、或身目发*等见症。
3、有明显的热象:身热起伏、汗出热不解、小便短赤、舌红苔*、脉数。
4、湿热外邪,侵犯人体。
5、过食肥甘酒酪,酿湿生热。
接着我们需要知道的就是该如何去鉴别湿热蕴脾:
湿热蕴脾与湿困脾胃、外感湿热、肝胆湿热这3个症状非常相似。在鉴别上主要就是区别它们四者之间的区别。
有了热的表现,即可与湿困脾胃区别开来。外感湿热,则有病程短,多于夏秋之季发病和明显的表证症状,如发热恶寒,周身酸痛之类;肝胆湿热的肝区(两胁)胀痛不适,而湿热蕴脾以胀满为主,也可两证合一。
湿热蕴脾证的表现可以*疽为主,可以发热为主,亦可以腹泻为主。无论这些单独或并见,凡出现湿热证,如苔*腻,如纳呆、脘腹胀满等,湿热蕴脾即可成立。
最后再来看中医上是如何来调理湿热蕴脾的:
对于湿热蕴脾,中医上的调理原则是——清热化湿。
在调理上,有3个代表方剂——《茵陈蒿汤》、《五苓散》、《藿朴夏苓汤》。
一、《茵陈蒿汤》
《茵陈蒿汤》源自于《伤寒论》,由茵陈、栀子、大*组成。
方中茵陈清热利湿,疏利肝胆为君;栀子清泄三焦湿热,并可退*为臣;大*通利大便,导热下行为佐,三药相配,使湿热之邪从二便排泄,湿去热除,则发*自退。
《茵陈蒿汤》主要的功效是泄热,利湿,退*。适用于阳*身热,面目、周身*如桔色,小便*赤短涩,大便不畅(或秘),腹微满,口渴胸闷,烦躁不安,或有头汗出,别处无汗,苔*腻。
二、《五苓散》
《五苓散》由猪苓、茯苓、泽泻、白术、桂枝组成。
方中猪苓、茯苓、泽泻淡渗利湿,白术健脾燥湿,桂枝解表化气。五药相配,使水行气化,表解脾健,则蓄水、痰饮所致诸证自除。
《五苓散》的主要功效是利水渗湿,温阳化气。适用于外有表证,内停水湿,头痛发热,烦渴欲饮,或水入即吐,小便不利,水湿内停的水肿,泄泻,小便不利,以及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痰饮,脐下动悸,吐涎沫而头眩或短气而咳者。现用于肾炎、心性水肿、肝硬化腹水、尿潴留,急性肠炎等属水湿内停者。
三、《藿朴夏苓汤》
《藿朴夏苓汤》由杜藿香、真川朴、姜半夏、赤苓、光杏、生苡仁、白蔻末、猪苓、淡香鼓、建泽泻。
它的主要功用是理气化湿,疏表和中。主要适用于湿温初起,恶寒无汗,身热不扬,肢体困倦,肌肉烦疼,面色垢腻,口不渴或渴不欲饮,胸次痞闷,大便溏而不爽。
虽然《茵陈蒿汤》、《五苓散》、《藿朴夏苓汤》这三个方子,都可以调理湿热内蕴,但是一定要先对自己的问题,进行辩证分析。
在文章最后在向大家阐述一下我的五行同调观点:五行相生相克,一脏失衡,则其余五脏皆失守,身体诸多表症皆发于五脏,五脏不安就会导致五行失守,继而导致:失眠,多梦,易惊醒,耳鸣,心慌气短,胃胀,便溏,盗汗,湿热郁结,痰湿不化,肝气郁结,月经不调,乳腺增生,更年期综合征等五脏相关症状,调理首要也不在于病急乱投医一股脑的出现什么就改善什么的单一调理,需追根朔源五行同调,方可事半功倍。
(图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