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苓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伤寒论蕴含的温病方
TUhjnbcbe - 2022/7/17 17:13:00

《伤寒论》是说明多种外感热病证治的专书。

《素问·热论》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难经》指出:“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

相关湿热证治,《伤寒论》中实质虽较简单,但其相关叙述,对湿热的辨证与医治却很有教导意义,现归结六法,剖析如下。

1、宣畅上焦法

湿热为患,随其病变部位之异,而有治法之别,治者必审病于何经何脏何腑,采用响应之法。

外感湿热之初,病于肌表,症见头痛,身重痛楚,恶寒,午后身热,面色淡*,胸闷不饥,舌白不渴,脉浮而濡。

由于肺主外相,且主一身之气,故治当宣畅上焦肺气,肺气得降,肌表疏达,气机化行则湿化热散。

《伤寒论》的麻*连翘赤小豆汤证,虽言医治“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乃湿热内蕴,外不得汗越,下无小便渗泄,遏阻胆汁,外渍肌肤而至。

疸病属湿温界限,以麻*、杏仁宣肺以畅上焦,连翘、赤小豆、生梓白皮清热利湿,姜枣协调营卫。

因而,对湿热在表、阻塞肺气者,也许轻宣上焦,疏通气机,外透湿浊,兼清里热,使表里分解。近人医治皮肤湿疹亦常使用。

或问:湿温有忌汗之禁,“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冥不欲言”,何以更用汗法?

湿温禁汗乃忌纯用辛温,因辛温助热,蒸腾湿浊,掩瞒清窍,故当禁用。

然在表之湿热,又必以“略微似欲汗出”方能废除,不得微汗,病必不除,关于湿热在表,既有不成纯用辛温发汗之禁,又有得汗始解之治,临证当知天真。

《金匮要略》麻杏苡甘汤治风湿在表,“一身尽痛,发烧,日晡所剧者”,亦用宣肺化湿之法,与《温病条辨》治上焦湿温之三仁汤实有宛如之处。

轻宣肺气,流利上焦,乃医治湿热早期,在上、在表之大法,故吴鞠通指出“凡通宣三焦之方,皆扼重上焦,以上焦为病之始人,且为气化之先。”

2、起落中焦法

湿热之邪,由上焦下传,最易迫及脾胃,使中焦起落失司,气机滞塞。

湿热为病,中焦占多数,其由上焦下传中焦的经过中,也许隔绝胸膈气机,浮现心中懊憹。

医治虚烦不眠之症,《伤寒论》用栀子豉汤,用栀子之寒以清热,苦以燥湿泄降,豆豉馨香化湿,辛散宣达,透湿出门,乃为可行之方。

《温病条辨》之三香汤,在本方原形上,加郁金、降香、瓜蒌皮、桔梗、枳壳,宣上清热,化湿开郁,医治湿热之邪,“由募原直走中道,不饥不食,机窍不灵”,既能宣畅上焦,使“邪从上焦来,还使上焦去”,又可起落中焦,疗养脾胃。

湿热之邪,阻于中焦,滞于胃肠,中轴失运,可致心下痞满,胃气失降而呕,脾失健运而泻。

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苦降辛开,疗养气机,寒热并用,以寒清热,苦温燥湿,而达复原脾胃健运之功,关于湿迷恋阻,症见心下痞满为主者,都可酌情采用。

如《温病条辨》治阳明湿温,“呕甚而痞者”,以半夏泻心汤去人参、干姜、大枣、甘草加枳实、生姜主之。

对阳明暑温,脉滑数,不食不饥不便,浊痰固结,心下痞者,以半夏泻心汤去人参、干姜、大枣、甘草加枳实、杏仁主之。

于“滞下湿热内蕴,中焦痞结,神色昏乱”者,亦用泻心汤法。

由是看来该方加减在湿热病中使用宽泛。

其余如*连汤、干姜*芩*连人参汤都可用于中焦湿热交阻,或为腹痛、或为下利、或为吐逆。

湿痰同类,湿热郁阻,水不运转,亦可痰热互结。

医治痰热互结,正介意下,按之则痛,脉见佻薄之小陷胸汤,亦可用于湿热结聚心下之证。王旭高曰“胃存心下”,故心属下中焦。

《温病条辨》阳明暑温有“脉见洪滑,面裸体热,头晕,不恶寒,但恶热,舌上*滑苔,渴欲凉饮,饮不解渴,得水则呕,按之胸下痛,小便短,大便闭者”,则为湿邪中阻,痰水结聚,致上逆做呕,胃和失降,便闭不调,以小陷胸汤加枳实主之。

是方苦降辛通,引水下行,清热化痰,燥化湿浊,甚为合适。

除此除外,临床上可用小陷胸汤加味医治湿热*疸,特别对重症*疸,常可博得较好的退*功效,可知其医治湿热的影响不成忽略。

3、渗利下焦法

湿热为病,有偏于热重者,有偏于水湿为甚者。

湿为阴邪,其性重浊,易趋下焦,此时治当渗利膀胱,使水湿下泄而安。

所谓五苓散治太阳蓄水,症见小便不利,微热消渴,汗出,脉浮,或渴欲饮水,水入即吐,或吐逆而利,兼头痛、身痛者,就是湿热之证早期偏于湿重者的体现。

凡外见太阳表证,内有水湿停止者,皆可用本方以通阳化气、淡渗利湿,亦可用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治之。

在湿热病中,五苓散常与他药加减用之,如仲景治诸*疸,见小便短者,以茵陈五苓散主之,即所以方加茵陈而成,宣通表里,清利湿热,具备退*之功。

水肿为病,可由湿热引发,刘河间曰“诸水肿者,湿热之相兼也”。

咱们在临床上医治湿开水肿,用大橘皮汤,即以五苓散加木香、槟榔、滑石、甘草、陈皮、生姜构成,常可博得较好的疗效。

有人会问:湿热相兼之病,何以用五苓辛温之剂?

此因湿热有偏甚,对热甚者固不成独用,然于湿重者,不予温化渗湿之法,水湿何以得去?

但临床使用,又当依病情而酌,水湿甚者,或可暂用,先利湿于下,使热势孤立,接着改用清利之法;

或因而方加减使用,权湿热之偏甚,对湿热偏重,或热较偏甚者,当酌加清热之品施治。

如刘河间治暑热挟湿泄泻的桂苓甘霖饮,以五苓散加六一散甘寒淡渗利湿,再加三石清热解暑就是。

又《温病条辨》治“自利不爽,欲做滞下,腹中拘急,小便短”的四苓合芩芍汤,也因而五苓散减桂枝,白术易苍术,加白芍、*芩、广皮、木香、厚朴构成。

关于“湿温下利”另有以五苓散加寒水石之法,皆是该方天真之使用。

湿热积存下焦而津伤阴亏者,当予利湿清热兼滋阴之法。

治脉浮发烧,渴欲饮水,小便不利的猪苓汤,以二苓、泽泻淡渗利水,滑石利湿清热,阿胶滋阴润燥,标本两全,为医属下焦水湿热结兼阴虚之良方。

若下焦气化异常,湿热壅滞,膀胱不泄,腰如下积水为肿,兼阴虚津亏者,《伤寒论》用牡蛎泽泻散方。

以牡蛎软坚行水,且可存阴,泽泻渗利水湿,蜀漆祛痰逐水,葶苈子宣肺行水,商陆攻逐水邪,海藻软坚化痰,复以瓜蒌根止渴生津,润而不腻,亦为属下焦湿热可鉴之法。

由上亦知,对湿温忌用滋阴之说,也当详细剖析。

湿温与阴虚虽皆有午后身热,但必察浑身病症细加辨识,绝不成混淆,如湿温兼阴虚者,则当配用滋阴之品,然选药当留意用滋而不腻之味。

4、疏达三焦法

三焦为水液代谢的通道,三焦与胆分属于兄弟少阳。

疏达少阳无益于三焦水道之疏通,为医治湿热,在意宣通气分的又一严重法子。

《伤寒论》条提到服小柴胡汤后,可致“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就提醒了这一题目。

关于“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部满,肋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目悉*,小便难,有潮热,通常哕,耳先后肿”,则有先用针刺,继用小柴胡汤之法,以疏达少阳,调畅气机,负气化复,腠理开,小便通,湿化热解。

其余,柴胡桂枝干姜汤罕用于湿温之证,已有案例报道。

当前,临床医治肝炎及胆系沾染而辨证属湿热者,多用柴胡类方加减医治,也是这一治法的使用。

5、苦寒清燥法

痢疾及*疸多属湿热为病,《伤寒论》对下利及*疸的医治,亦为湿热证治供给了灵验的法子,苦寒清燥则是其一。

“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只,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芩*连汤主之”,为湿热下利早期兼表热之罕用方,乃苦寒清燥兼解肌之法。

治“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芩汤,用*芩清热燥湿,芍药敛阴和血,草、枣调中。

后代治湿热痢疾,常在此原形上加减化裁而用,如张洁古之芍药汤就是。

《温病条辨》治“滞下已成,腹胀痛”的芩芍汤,所以方减草、枣,加*连、厚朴、木香、广皮而成,苦寒清燥,行气芳化,疏利肠间湿热。

对湿热下利偏于热甚,症见下重、便赤者,《伤寒论》用白头翁汤,苦寒清燥之功更著。

《温病条辨》在此原形上加*芩、白芍,加紧清燥之功,敛阴和血,缓急止痛,皆为治热痢所罕用。

其治阳明湿热内瘀发*之茵陈蒿汤,苦寒清燥,且用大*导火下行,兼行通腑之法。提醒了湿热为病,其在腑者,皆当通利。

病在三焦、在胆、在肠都应适时而用,所谓湿温禁下,亦当详细剖析,脾虚者,自不成下,然于湿热积滞肠道胆腑者,气机妨碍,不予通下,邪无前途,病何能愈?

临床试验证实,茵陈蒿汤之用大*,小陷胸汤之用瓜蒌,关于*疸的消退是有主动影响的。

痢疾滞下不畅,早用大*、槟榔通下,关于清洗湿热,防止闭门留寇,是很有甜头的。

6、刚柔相济法

《伤寒论》所载乌梅丸,可治“蛔厥”之证,为人们所熟知。

是方“又主久利”,既有大苦大寒之味清热燥湿,又有大辛大热之品温阳化湿,兼以益气补血,酸敛收涩,关于泄泻日久,真假并见,寒热复杂,兼有湿热未尽者甚宜。

如《温病条辨》治久痢伤及厥阴,上犯阳明,气上撞心,饥不欲食,干呕腹痛,即以本方主之。

治“暑邪深入厥阴,舌灰,消渴,舌下板实,呕恶吐蛔,寒热,下利血水,乃至声响不出,高低格拒者”,以椒梅汤主之。

方由*连、*芩、干姜、川椒、人参、乌梅、白芍、枳实、半夏构成,即仲景乌梅丸之法,皆是苦酸辛甘,刚柔相济,柔以救阴,刚以扶阳。

进而启迪咱们,湿热久羁,湿以伤阳,热以伤阴,可致气血两亏,故湿热日久之疾,又务必留意救阳护阴,调补气血。

然又不成纯补,防止湿热残留之邪未尽,绸缪难愈,务必接续酌加清热燥湿之味,以利拔除。

总之,仲景于湿热病,纪录固然简单,但就相关叙述与方药使用来看,其医治湿热之规则与大法已备。

联结后代医家所论,验之临床试验,足资启悟,甚有补益,值得用心切磋。

⊙考虑部落

⊙版权阐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干系咱们节略

预览时标签不成点收录于合集#个
1
查看完整版本: 伤寒论蕴含的温病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