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是秦岭一年中最美的季节。秦岭南麓的山城略阳,万千沟壑间会生长一种独特的药材,其茎端生叶若伞状,根如牛膝而细黑,浅姜*色的花茎会无风自摇,一些当地的老人称之为“离合草”。
“离合草”的学名叫天麻,其根茎入药用以治疗头晕目眩、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等症,是名贵中药,与琼珍灵芝合用治疗头痛失眠。种植天麻是当地人的传统,天麻产业也是当地重要的农业支柱产业。
把隐藏在秦岭深山的这味“仙药”引入略阳,并大规模繁育,进而成为当地群众增收产业的人叫徐锦堂。作为药用植物和药用真菌栽培的一代宗师,他的一生都在为中药产业的发展殚精竭虑。
▌徐锦堂教授
聚散离合终有时,历来烟雨不由人。如果世间没有聚散离合,91岁高龄的他,应该还在为略阳的中药材产业发展出谋划策。然而不幸的是,年5月23日,一个噩耗传来,让初夏明媚的山水,突然呈现出一片哀凄的神色。当日上午十点十分,先生因心医院逝世,享年九十二岁。
——仙药苦炼——
汾河岸边,有着多年历史的太原“雄踞天下之肩背”。年6月12日,徐锦堂出生在这里。
少年时正值家国遭难,经历了颠沛流离居无定所,举债读书无奈辍学的年代,新中国成立那一年,徐锦堂重获新生进入山西太原农业技术学校开始中药栽培学习,这也为他此后进行的中药栽培研究奠定了坚实的专业基础。
天麻是一种名贵中药,在我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药用历史,自古以来靠人工采挖野生天麻供药。20世纪70年代,由于野生天麻采挖过度,供应十分紧张,全国药材市场一度三年无货供应。各地药农想像驯化其他中药材那样进行人工栽培,全部以失败结束,天麻栽培也越传越神。
天麻种子奇小,一粒花生米大小的果实里,包含着数万粒种子,细小如粉尘,也有人用种子繁殖天麻的实验,但播入土中数月,却不见一粒种子发芽。在陕西、四川、湖北等地,药农发现野生天麻之后,移回栽种几个月再去看,好端端的茎块竟不翼而飞。当地人戏称“天麻是个宝,栽了就要跑;天麻是山怪,栽了也不在。”
打破天麻人工栽培沉寂的人正是徐锦堂。年秋天,徐锦堂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分配到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药用植物栽培室工作。刚到单位,他就听老同志讨论天麻栽培的事。由于天麻无根无绿色叶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怎样繁殖、生长,怎样吸收营养,谁都说不清楚,既无现成资料,也无经验可循。
借助在湖北利川蹲点的机会,徐锦堂悄悄开始了研究。开展山野调查,与药农起早贪黑试种,一干就是三年。无数次的试验,终于让他发现野生天麻有性繁殖的“秘密”。年徐锦堂的天麻研究小组正式成立,他的研究也不再孤*奋战。年,由他主导采取自然菌材加新鲜木棒培养菌材的天麻栽培方法大获成功,从此这味秦岭“神药”便进入了人工栽培的新阶段。
——福泽山乡——
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小满刚过,这个为中国药用植物和药用真菌培养奉献一生,把“解决生产难题作为一生追求”的老人走了。
▌徐锦堂教授略阳追思会现场。
作为徐锦堂教授科研成果的主要实践基地,早已成为是全国天麻之乡的略阳,在三十年间与徐锦堂结下了深厚的情缘。
略阳是中国天麻重要适生区和生产地,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与发展基础。也是徐教授早年进行新技术研究和推广的实验地之一。上世纪90年代,略阳的天麻生产遭遇了瓶颈:多代无性繁殖和种性退化,严重影响天麻品质与产量。
年初,时任略阳县委书记徐登奎,派略阳县食用菌开发中心主任何才章和地区药材公司生产科长傅世贤进京求贤。傅世贤与徐锦堂20世纪70年代在在汉中搞天麻时就熟悉了,一听说徐锦堂马上就要退休,赶紧进京挖宝。傅世贤递上了徐书记的亲笔信,恳切希望徐锦堂帮助略阳发展天麻生产。望着老朋友期待的目光,徐锦堂慨然应允。
▌年,徐锦堂教授携夫人与略阳县领导合影。
此前,徐锦堂曾经三到略阳,讲课办学习班,也知道那里是八山水一分田的穷地方,能为贫苦的农民做事情义不容辞。不过他对两人说,药材缺了是个宝,一但多了就是草。建议略阳在发展天麻的同时栽种猪苓,因为它与天麻生长条件相似,一旦有个大小年,老百姓不致凄惶。
傅世贤大喜过望,老朋友不但给足了面子,而且还多带一宝到略阳。何才章更是心花怒放,略阳县食用菌开发中心已经连续亏损几十万,他这个主任正坐在“火山头”,心力交瘁,如今“活财神”概然应允,并带两宝下山,如同运交华盖。此行不辱使命!
年3月,仅过一个月徐锦堂教授就来到了略阳,而且把自己最新的技术成果连同亲自选育的瓶天麻共生萌发菌和优质蜜环菌菌种,交给了略阳县委领导,反复叮嘱育种的关键环节和技术要领,约定栽种时节再来讲课。
数月后栽种期快到了,徐锦堂背着一旅行袋资料迢迢两千里先来了。培训班开课那天,可容纳人的县城最大的会议厅座无虚席,除徐锦堂讲话声外,再无半点杂音。
当年,略阳就发展天麻有性繁殖播种1.3万窝,猪苓半野生栽培1.2万窝,是原计划的3倍,这一举动也开启我国天麻有性繁殖大面积推广的先河。略阳县食用菌开发中心菌种厂一举成为西北“两菌唯一生产厂家”,当年扭亏为盈。西北各地用户纷纷前来买“两菌”,一时间“两菌”供不应求,出现了举着钱排队的奇观。
▌年,徐锦堂教授在略阳农村与时任县委书记徐登奎查看天麻长势。
略阳自此成为徐锦堂教授天麻“两菌一果”成果的转化地。徐锦堂教授带来的新技术,迅速在略阳城乡普及,越来越多的群众通过天麻种植脱了贫、致了富,天麻越来越成为农村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
截至目前,略阳全县已建成万窝规范化天麻栽培基地28个,天麻地存面积亩万窝,有中药材加工流通企业10家,中药材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余家,现有2家企业通过GMP认证,累计研发生产保健品、茶饮品、中药饮片、提取物等30余个中药系列产品。中药产业初步形成种植、加工、科研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格局,成为全国重要的天麻生产基地。
——红霞满天——
在那次拥挤的“课堂”中,郭镇干河坝村19岁的农民郭培荣就是其中一个。
“以前一直在按传统方式栽天麻,每年种个十几窝,好的年份能挖个百十斤收入几百元,遇上年景不好,连本都收不回来。”郭培荣回忆说,当时徐教授讲授的“天麻有性繁殖技术”为他打开了一个全新世界,3天的培训让他如痴如醉。培训结束,他拿出身上仅有的11块钱从略阳菌种厂购买了一套密环菌和萌发菌,回家后又贷款元,当年种植有性繁殖天麻50窝。
▌年,徐锦堂教授深入农家了解天麻生产情况。
苏晓玲是原略阳县原食用菌中心副主任。让她无法忘怀的是,天麻有性繁殖技术项目刚开始在全县推广时,徐锦堂教授就坚持在一线指导技术,不管山大沟深,他都到田间地头与农民手把手传授栽培技术,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
“当时徐教授也来了我家,对我运用地膜对地栽天麻进行保湿的做法给予了肯定,徐教授还跟我约定,等我学会技术做大产业,依靠天麻致了富,他还会再到我家来看看。”说起23年前的情形,郭培荣依然激动。
如今,郭培荣以天麻菌种生产和天麻有性繁殖生产起步的“陕西美天易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已经发展成集天麻、猪苓和各种食用菌为主的综合农业公司,公司每年仅栽植天麻就达3万窝,带动周边余户群众共同发展,年实现产值余万元。
不管发展天麻还是猪苓,菌种生产是关键。现已退休的原菌种厂负责人刘瑞芳说,当时原略阳县食用菌开发中心只生产香菇、木耳菌种,对药用菌生产一无所知。为了让菌种厂职工尽快掌握生产技术和工艺流程,徐教授在略阳期间,他亲自手把手教厂里有关人员关键技术,几乎每天晚上坚持工作到12点左右。
“有几次菌种生产关键阶段,因徐教授身体不适,家人不放心他在略阳工作,我们也让他在北京休息,但他就是放心不下。徐教授说,‘两菌’是天麻种植成败的关键,我们才做了两年,技术节点不敢马虎。”家人无奈,老伴吴兰英就陪着他,一起坐二十几个小时的火车到略阳。说起徐教授的敬业和坚持,当年跟着教授实践学习的小姑娘,如今也快到了退休之年,但回忆起当年的情景,刘瑞芳仍然有着说不完的话。
年10月,在徐锦堂教授的亲自主持下,国际天麻学术研讨会在略阳召开,进一步将略阳天麻推向世界医药产业发展与研究的前台。年1月,“天麻种子与真菌共生萌发及生长机理和纯菌种伴播技术研究与应用”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由此奠定了略阳天麻研究在全国范围内的领先地位。
年09月21日,“略阳天麻”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年,农业部将略阳天麻列入天麻种植优势区域。年,略阳天麻新品种“略麻1号”顺利通过国家鉴定,标志着略阳天麻科研与生产的又一个崭新高度。
“四十多年来,略阳天麻种植与科研不断取得新进展、新高度,同时取得了坚实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特别是在实施精准脱贫、产业致富的时代大潮中,为略阳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科学智慧与产业力量。这一切,离不开徐锦堂教授的倾力支持与无私奉献。”略阳县中药产业发展局负责人陈西平感激地说。
▌县中药产业发展局技术人员指导药农天麻生产。
5月20日,陈西平和几名从事天麻生产推广的略阳人专程赶赴北京,看望病中的徐锦堂老人,为他带去了早该送达的“略阳天麻产业终身顾问”聘书,并呈送了县委、县*府的感谢信。病中的老人依旧清醒。看望现场,徐锦堂老人仍然念念不忘推广宣传天麻产业,他对略阳的同志深情地说:“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在陕西略阳开展天麻有性繁殖技术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近些年,略阳大力推广天麻繁育种植技术,栽种面积不断扩大,在帮助群众增收致富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也有力促进了全国天麻产业发展。希望略阳继续发展天麻产业,扛起全国天麻发展的大旗!”
扛起全国天麻发展的大旗!这是徐锦堂教授的遗言与期望,也是对略阳天麻产业的信念与嘱托!
(文中部分内容来自《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丛书——论文写在大地上徐锦堂传》)
▌略阳县城航拍全景。刘新华摄
审核/王伟
编辑/陈爱*
投稿邮箱/vlueyang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