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苓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24节气小暑小暑节气如何养生祛湿解暑正
TUhjnbcbe - 2023/5/3 21:55:00

今天是小暑节气,小暑,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俗话说“小暑过,一日热三分”。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到了小暑节气,连风中都弥漫着热气,扑面而来的热浪,让人无处藏身。暑气蒸腾,万物浮躁,盛夏自此而始。那么小暑节气后应该如何养生呢?

贡方堂国医馆「徐建医生」介绍,小暑后紧接大暑,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时候。

中医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也讲天人合一,讲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只有夏天养长,才会有秋收,才会有冬藏,这也就是小暑养生的重要性。#夏季养生#

小暑节气养生有什么意义

中医认为,暑是夏季的主气,为火热之气所化,一旦暑气太过,伤人致病,就称为暑邪,也就是病因。暑邪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发生于夏至以后,立秋之前。所以《素问·热论》说:“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意思是夏至之前得的叫温,夏至之后得的才叫暑。暑邪致病,一般起病缓、病情轻者的叫“伤暑”,《素问·刺志论》说:“气虚身热,得之伤暑。”;发病急、病情重者,叫“中暑”。

暑多挟湿。暑季气候炎热,且常多雨而潮湿,热蒸湿动,水气弥漫,所以暑邪致病大多夹杂湿邪。表现为汗出不畅、四肢困倦、胸闷呕恶、大便溏泄不爽等湿滞症状。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易伤津耗气扰乱人的精神,且暑多夹湿。人们出汗多,消耗大,中医认为小暑后入伏到立秋应该注意养生。

夏季养生当以“养心”为主

《灵枢·百病始生》讲:“喜怒不节则伤脏”,这是因为人体的情绪活动与内脏有密切关系。不同的情绪刺激可伤及不同的脏腑,产生不同的病理变化。

小暑时节,气候炎热,人容易心烦意乱,疲倦乏力,在自我养护和锻炼时,我们应按五脏主时,夏季为心所主而应顾护心阳,平心静气,确保心脏机能的旺盛,以符合“春夏养阳”之原则。故夏季养生重点突出“心静”二字,就是这个道理。

小暑养生小贴士

按摩:

小暑季节湿热炽盛,人体常常感觉乏力、困倦。

可以通过按摩足三里、阴陵泉、内关穴,起到健脾、除湿、提神的作用。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阴陵泉,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中。

●内关穴,位于手腕内侧,腕横纹上2寸(大概就是3个手指的宽度),两筋之间(两个肌腱的中间)↓

三伏贴:

有呼吸道慢性疾患的人群,可以选择三伏贴,冬病夏治,及时预防。

喝茶:

我们中国人都很爱喝茶,夏季在茶种类的选择上,最好是红茶、花茶,比如茉莉花茶就很不错。

除湿:

一到夏季,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除湿。

●平时可以经常用生荷叶、生苡仁、扁豆、赤小豆等煲汤饮用;

●如湿气重,乏力困倦明显的,可以用中医的“藿朴夏苓汤”↓

用料:藿香6g,厚朴3g,法半夏6g,茯苓10g,苦杏仁10g,苡仁15g,白蔻仁3g,猪苓6g,泽泻6g,淡豆豉6g。

用法:水煎服,一天3次,每次毫升。

提醒:最多饮用3天,若效果不明显,医院就诊。

除了从生活方面来缓解夏季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还可以通过食物去预防各种夏日疾病。

喝盐水

夏日,流汗会使人体水分大量流失,使得体内盐分降低而出现中暑。喝盐水能及时补充身体盐分,起到预防中暑的作用。

吃藕

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丰富的钙磷铁等,生食有清热生津、润肺、散瘀消肿、止血的功效。熟食则有健脾益胃、消食、止泻、固精的功效。

吃姜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生姜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对于防暑度夏有一定益处。另外,夏日贪凉容易引起伤风感冒,喝姜糖水有助于驱逐体内风寒。

吃西红柿

西红柿中的特有成分之一番茄红素,是目前自然界中最强的抗氧化剂之一,它具有抗癌、抗辐射、抗衰老的作用。夏日吃西红柿,可以帮助晒伤的皮肤快速修复。

吃苦瓜

苦瓜味苦,性严寒,能清热泻火。同时,吃苦瓜能增强食欲,是防暑必备神器。

“节到小暑进伏天。”

今年的三伏将持续40天,加上较往年严重的汛情,也许今年的湿热更胜往年。

酷热难耐时,很多人都喜欢打开空调迅速去暑,在这里也提醒大家,冷热交替更易感冒!

久处空调房间,还容易引发头晕、头痛、食欲不振、上呼吸道感染、关节酸痛等情况,注意切忌过度贪凉。

喝点清热的饮品,或者吃上几块西瓜,都是不错的解暑方式~

祝大家炎炎夏日,都能拥有好身体,拥抱好心情!

1
查看完整版本: 24节气小暑小暑节气如何养生祛湿解暑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