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阴病下利,以外邪直中或脾阳损伤所致,轻者与理中丸(汤),重者以四逆汤之类化裁。
只提表里合邪的下利证三个,以资鉴别:
1.葛根汤证之下利。太阳病表证不解,内迫大肠。治以发汗解表,升津止利(重在解表)
表现为发热,恶寒,无汗,下利溲清,苔薄白,口和,脉浮,无里热见证。
2.葛根芩连汤证之下利。太阳之邪内传阳明,内迫大肠。治以表里双解,清热敛阴止利(重在清里)
表现为发热,喘而汗出,下利,口干而渴,苔*,脉滑数,有里热见证,秽臭,肛门灼热。
3.桂枝人参汤证之下利。太阳表邪未解,太阴虚寒不运。治以温中解表(重在温中)
表现为发热,恶寒,心下痞,下利不止,舌淡苔白,不渴,脉浮迟弱,以里虚寒为主。
少阴病的下利证,应分寒热,以方化裁,列述如下:
1.阳衰阴寒内盛,下利清谷,治以四逆汤方。
2.阳衰阴寒内盛,兼阴液伤之下利(利止属亡血),治以四逆加人参汤方。
3.真寒假热之格阳证下利,治以通脉四逆汤;若兼阴液涸竭,治以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
4.真寒假热之戴阳证下利,治以白通汤;若兼干呕烦者,治以白通加猪胆汁汤。
5.阳衰阴寒内盛,下利烦躁,治以茯苓四逆汤。
6.阳虚水泛,水寒下趋大肠之下利,治以真武汤。
7.阳虚,下焦不固,便脓血,治以桃花汤。
8.阳虚,下焦滑脱之久利,治以赤石脂禹余粮汤。
9.阴虚水热互结下利,治以猪苓汤。
10.阴虚邪热下迫大肠下利、伴咽痛、胸满、心烦,治以猪肤汤。
11.少阴兼阳明腑实,热结旁流。自利清水,色纯青,治宜大承气汤。
厥阴病篇重点讨论了厥阴热利的白头翁汤证,由于厥阴属肝木,木病必乘土,故下利也是厥阴病的常见证候。
厥阴热利的主证为下利便脓血,里急后重,发热口渴。为肝热下迫,湿热阻滞所致,尤其“下重”一证,乃因肝热下注大肠,秽气郁滞于魄门所致,应视为本证的辨证要点,“口渴欲饮水”也是热利的特征。由于本证的病机主要在于肝经湿热,故治以白头翁汤凉肝解*,清热燥湿。
厥阴胜复证的下利多属于虚寒下利,其预后取决于阳气来复的程度。
为了鉴别诊断的需要,在厥阴病篇还讨论了下述原因所致的下利证:
1.下利伴有谵语,证属阳明里实,此下利即为热结旁流,治以小承气汤,泻热通滞。
2.下利清谷,里寒外热,为阴盛格阳证,此下利乃是厥阴寒利的进一步发展,肾阳大虚所致,故治用通脉四逆汤,回阳破阴,通达内外阳气。
3.下利清谷,脉沉而迟,面少赤,身有微热,微厥,证属阳虛里寒,微邪郁表之戴阳轻证,此证可郁冒汗出而解。
4.下利属寒利,下寒格热于上,伴“食入口即吐”证,又宜用苦降辛通的干姜*芩*连人参汤。
……不足之处,望各位同仁留言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