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苓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胃脘痞满中医清热利水,行气化湿治愈 [复制链接]

1#

患者刘先生,57岁。患者患有多年的慢性胃炎,患者平常感到胃脘痞满,不思饮食,脘腹中有水声。近来因病情加重,特寻求中医治疗。

当时诊见患者舌质淡红,苔略*滑腻,脉浮。经详细问诊又得知患者大便溏泄,口干舌燥,综合以上病情,我们根据胃脘痞满、脘腹中有水辨为水气,再根据口干舌燥辨为水遏,因苔*腻辨为水气夹热,以此辨为胃脘水气证。于是开出如下药方治疗:

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姜半夏,生姜,苍术,厚朴,*连等。方以五苓散健脾益气,清热利水,兼以温化;小半夏加茯苓汤醒脾燥湿降逆,加苍术芳香化湿,厚朴行气化湿,*连清泻郁热。七付药,水煎服,早中晚各一服,日一付。

患者服完药后说胃脘痞满减轻,脘腹中有水声减轻,还有口干舌燥没有改善。我于是又在原方中加入乌梅,又七付,患者服后口干舌燥基本解除。后又在原方基础上多次调方,患者前后共服药三十几付,诸证解除。

小半夏加茯苓汤能够保护胃肠粘膜,调整胃肠功能,减少胃肠粘膜的刺激作用,减慢小肠蠕动,抑制中枢兴奋;能够对抗DDP所引起胃肠道平滑肌反应,从而具有止吐的作用。其止吐机理可以认为是小半夏加茯苓汤吸收后能够抑制第四脑室底部的化学感受触发区(CTZ)呕吐中枢,所以产生止吐作用,加之小半夏加茯苓汤具有中枢抑制作用,从而增强了止吐效果。

小半夏加茯苓汤的功效与作用

①《金匮玉函经二注》。经云:以辛散之。半夏、生姜皆味辛,《本草》。半夏可治膈上痰、心下坚、呕逆者;眩,亦上焦阳气虚,不得升发,所以半夏、生姜并治之;悸,则心受水凌,非半夏可独治,必加获苳去水,下肾逆之安神,神安则悸愈矣。②《医方集解》。此足太阳、阳明药也,半夏、生姜行水气而散逆气,能止呕吐;茯苓宁心气而泄肾邪,能利小便;火因水而下行,则悸眩止而痞消矣。③《金匮方歌括》。水滞于心下则为痞,水凌于心则眩悸,水阻胸膈则阴阳升降之机不利为呕吐。方用半夏降逆,生姜利气,茯苓导水。合之为涤痰定呕之良方。④《医方论》。古人立方,又药味少而分两重者,专走一门,为功甚巨,如半夏等汤是也。痰去,则眩悸自止,湿去,则痞满自消;气顺,则呕吐不作矣。

半夏6克,生姜15克,茯苓9克。

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小半夏加茯苓汤,降逆蠲饮宜煎尝,

水在膈间心痞满,昏眩呕恶服之康。

降逆蠲饮,宁心定悸。

水气在膈间的病证。证见恶心呕吐,心下痞满,悸动不安,头目昏眩,舌淡胖苔腻,脉滑。

如呕吐甚、反酸者,加焦三仙、白术和胃健脾;如肾气虚明显而见腰酸耳鸣者,加杜仲、芡实以补肾安胎。

方中半夏、生姜和胃止呕,散饮降逆;心悸为水气凌心,故加茯苓以导水下行,水去则诸症自已。

本方为水气停于膈间而制。饮停于胃,胃失和降,水饮上逆,故可见呕吐;饮邪停滞,气机不畅,则心下痞满;饮邪上逆,蒙蔽清阳,故头目昏眩;浊阴之邪上凌于心,则心悸不安。

1.付金生,时当暑月,天气亢燥,饮水过多,得胸痛病,大汗呕吐不止,视之口不渴,脉不躁,投以温胃之剂,胸痛遂愈,而呕吐未除,自汗头眩加甚.原方加*芪以服,服后亦不见效,惟汗出摸拭不逮,稍动则眩晕难支,心下悸动,举家咸以为脱,吾许以1剂立愈,以半夏五钱,茯苓三钱,生姜一片,令即煎服。少顷汗收呕止,头眩心悸顿除(《谢映庐医案》)。

2.一女,30岁,因饮食生冷而胃脘痛,呃逆,吐清水痰涎,畏寒,痛时喜温、喜熨、喜按,腹胀,食欲减退,吞酸嗳气,口不渴喜热饮,舌苔白,脉微沉紧。为过食生冷,寒积于中,阳气不振,寒邪犯胃所致。治宜温胃散寒,祛痰止痛,引水下行。半夏(先煎半小时)40克,茯苓30克,生姜30克。服药4剂后诸症全部消失而愈。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