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苓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由于内部气机不畅,症状很像感冒的条文汇总 [复制链接]

1#

引言:

仲景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篇:夫人秉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千般疚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脏腑之纹理也。

人体内部气机不畅,有时表现的很像人们常说的外感,在此做一个粗略的汇总。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1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28。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6味

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切,白术,茯苓各三两,大枣十二枚擘。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小便利则愈。

此方有去桂去芍之争:

胡希恕、于谦医宗金鉴等,认为是去芍药。

刘渡舟:此方可看作“苓芍术甘汤”,和“苓桂术甘汤”对偶。

2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师曰: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为风,大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病形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厥逆,咽中干,烦躁,阳明内结,谵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谵语,故知病可愈。30。

此条文,“因加附子...”,也有观点认为是“因未加附子...”,理由是因为未加附子,发虚人之汗,导致亡阳,亡阳之后,表现津液虚,但是,保胃气要紧,所以甘草干姜汤先救胃。(因机能沉衰而导致的津液虚,用热药,有没有火神派的意味?此处不展开讨论,以后会汇总相关条文)。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3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40。

表不解,表示可能用了解表药,但病仍不解,主要是心下有水气。

小青龙汤8味:

麻*(去节),芍药,细辛,干姜,甘草(炙),桂枝(去皮)各三两,五味子半升,半夏半升(洗)。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若渴,去半夏,加栝楼根三两;若微利,去麻*,加荛花,如一鸡子,熬令赤色:若噎者,去麻*,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加茯苓四两;若喘,去麻*,加杏仁半斤(去皮尖)。且荛花不治利,麻*主喘,今此语反之,疑非仲景意。

4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69。

重用茯苓去水,镇静安神。

茯苓四逆汤5味:

茯苓四两,人参一两,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半。

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二服。

5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71。

6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72.

7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74.

内有停水,气化不利,旧水不去,新水不生。

五苓散5味

猪苓十八铢(去皮),泽泻一两六铢,白术十八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去皮)。

上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

8、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78。

心胸虚热,窒塞不通。

栀子豉汤2味:

栀子十四枚,香四合,绵裹

右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则止。

9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82.

内有停水,温阳利水。

真武汤5味:

茯苓,芍药,生姜(切)各三两,白术二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若咳者,加五味子半升,细辛-两,干姜一两;若小便利者,去茯苓:若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二两;若呕者,去附子,加生姜,足前为半斤。

10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

瘀血导致里气不通,导致表不解。

抵当汤4味:

水蛭(熬),虻虫(去翅足,熬)各三十个,桃仁二十个(去皮尖),大*三两(酒洗)。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不下,更服。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11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

少阳阳明导致里气不通。

大柴胡汤8味:

柴胡半斤,*芩三两,芍药三两,半夏半升,洗,枳实四枚,炙,大*二两,大枣十二枚,生姜五两

右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

12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喉咽不得息者,此为胸有寒也。当吐之。宜瓜蒂散。。

胸中窒塞不通,导致表现为表不解。

瓜蒂散2味:

瓜蒂一分(熬*),赤小豆一分(香豉热汤合之)。

上二味,各别捣筛,为散已,合治之,取一钱匕,以香鼓一合,用热汤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温顿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诸亡血虚家,不可与瓜蒂散。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13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下焦湿热,小便不利是关键。

猪苓汤5味:

猪苓(去皮),茯苓,泽泻,阿胶,滑石(碎)各一两。

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内阿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

14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憹,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

邪热窒塞胸中。方略。

15病人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虽脉浮数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脉数不解,合热则消谷喜饥,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宜抵当汤。.

淤血滞塞不通。

抵当汤4味:

水蛭三十个,熬,虻虫三十枚,熬,去翅足,桃仁二十个,去皮尖,大*三两,酒浸右四味,为末,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暂时总结了这么多,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我会经常跟大家分享一些有趣的想法,如果喜欢,一定要记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